第320部分(第1/4 頁)
圈啊,全日本最精華的地區,人口稠密,工商業發達,兩者的損失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
各國的地震監測機構,都在第一時間得知了情況。在剛開始的時候,各國專家對於中國的預測都是半信半疑的,但現在事實已經證明,中國的預測是對的。
政府的反響先不提,全球的地震學術界已經轟動了。預測地震這可是個超級大坑啊,各國研究人員都對其投入了大量精力和金錢,但全都打了水漂,連一點兒頭緒都沒有。
雖然故老相傳,地震之前會出現各種預兆,像什麼井水冒泡冒煙、生物活動異常、地裡發出異響、出現地光,還有地震雲啊,電磁異常啊等等。可要說這些預兆有沒有用,可能會有一點兒用,但實際作用並不大。
因為這些異常現象的種類多達幾千種,根本沒有什麼標準,它們無法預測地震的強弱和具體時間,在爆發之前,誰也不知道地震會在何時發生,會有多大級別。而且這些異常現象也不是地震才有的專利,誰也不能肯定這些現象出現的原因到底是因為地震還是別的。
正是因為這些眾多的不確定性,哪怕有了這些現象,也不敢判斷是不是真的會有地震,自然也不敢組織疏散。就像本次地震前,日本政府明明接到了中國警告,也沒有付諸實施一樣。對於這些預兆,個人和民間組織都可以自己疏散,但政府卻不能這麼玩。
首先是很可能造成群體性恐慌,要知道,人群的智商和規模是成反比的。當年一家美國電臺在愚人節開了個玩笑,說是有火星人入侵,結果引發社會大亂。連這麼荒謬的事情都這樣,何況是地震。然後就是人員安置問題和疏散帶來的損失,如果是偏遠地區,只有幾個村莊還好辦,千八百人的哪裡都安排得下,停產個把月的損失也可以接受。
可如果換成像日本關東這種精華地區,就麻煩了。上千萬人的安置暫且不提,單單是那些工業區和商業區的停業,造成的損失就可以讓任何一個政府都不敢輕易下這種決定。要是到時候沒有地震,或者是地震很小,那不被民眾噴得狗血淋頭才怪。
所以無論是哪國的科學家和政府都不能把這些異常現象作為判斷依據,只能作為參考。他們需要的是可以確定的理論和方法,而不是這種民間性質的不確定的東西。
而地震預測的研究卻是非常緩慢,甚至是停滯不前,反正到現在為止,大夥都沒個頭緒。可恰恰在今天,中國的預測生效了,雖然說在時間上還有半個月的誤差,震級也有正負一級左右的偏差,但它畢竟實現了“地震預測”啊!如果中國人的理論和方法真的有效的話,這點兒偏差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所以在日本關東大地震爆發後,各國的地震學家就像趕集一樣往中國跑。
第439章崩塌進行時
共和2764年(西元1923年)9月3日,漢?。
“文總,對於此次日本關東大地震,我國是否進行援助?現在民間很多媒體都在呼籲為日本賑災……”顧曉綠問道。
“嗯,我知道了……”文德嗣的表情很有些像便秘。市面上的那些民間報紙他也看到一些,他們都在呼籲給日本捐錢捐物,《申報》還號召組織志願者去日本救災。當然,這些報紙都眾口一詞的呼籲政府趕緊出面組織賑災。
就連一些政府高官也在進言,比如外交部的副部長顧維鈞昨天就跑來對文總進言,他說:“我國本救災恤鄰之義,不容袖手旁觀,應由政府下令,勸國民共同籌款賑恤。”
“曉綠,你說我是不是搞得太過分了,所以把自己人都忽悠了。我可沒想過我國人民的道德水平居然這麼高呢,居然這麼有國際主義精神呢……”文總囧著臉,哭笑不得的說道。
“我們中國的道德水平本來就很高……”顧曉綠白了他一眼,不以為然的說道:“原來的歷史上,丟了遼東和南滿鐵路,簽了二十一條,還發生了宜昌慘案和長沙慘案,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民還是那麼積極的給日本捐款捐物。更不用說現在了,都是我們在把日本吊著打。就連原來歷史上的那點兒仇恨都沒有了,大家對日本當然恨不起來……”
“這麼說,我們中國還是秩序善良陣營啊……”
“不,我覺得是中立善良!”
“好吧……”文德嗣向老婆拱拱手,表示我服了,請大師收了神通吧。
當然他也明白,雖然他自己覺得有些鬱悶,但這主要是因為他是從原時空穿越而來的原因。那個位面的中日兩國樑子結得可大了,哪怕他不是那種成天想著“東京大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