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部分(第2/4 頁)
兩手兩腳和一個小屁孩打,旁邊還有幾個敵對壯漢使勁給小屁孩提供從棍子到砍刀的一系列武器。
文德嗣並不擔心那些紅俄游擊隊,後世的軍事專家和軍迷們也總結很多用來對付游擊隊的有效辦法,要是再過幾十年,等什麼普世人權之類的玩意兒一起來,這些辦法裡面就很多都不好用了,至少不能公開用了。而這個時代就不一樣了,什麼“普世”,什麼“人權”,聽都沒聽過,那是什麼?能吃嗎?
當今世界實行的就是赤果果的叢林法則。何況還是被列強們敵視的紅俄,無論怎麼搞,也不會有那個不開眼的嚷嚷。就算真的有這種不長眼的敢跳出來,文總也有絕對的把握,讓他和他全家一起去享受“永久移民海地”之類的待遇。
再說中國也絕對不會自己赤膊上陣,去做那些不和諧的事情。既然手裡有“治安維持會”和“自護軍”這麼好用的刀,幹嘛還要自己去幹髒活啊?只要給這幫白俄機會,他們絕對比中國自己幹得還徹底。
“治安維持會”和“自護軍”們處理紅軍游擊隊及其支持者的方法,是由武警治安部隊的軍官士官們教授,而這些軍官士官又全是從“後世”的那些先進軍事資料上學來的。加上這些軍官士官自己的多方琢磨,眾人的互相研討,以及沙盤推演,很多都精通反游擊戰術與策略。
東北故地的治安維持會的官兵基本上都是鐵桿的白軍餘孽,他們和紅俄之間有著深仇恨的,現在有了報仇的機會,哪還不認真學習?他們很快就從中國教官那裡學到的各種絕招,並很快就把這些招數給用上了。
這些白軍餘孽們首先把紅軍及其支持者、還有家人拉到村中廣場,召集全村進行公審。然後讓全村所有人拿石頭遠遠的砸,直到把所有人砸死為止。什麼?你不砸?那你就是紅俄支持者了,請上臺吧。
本著“有付出就有回報”的原則,治安維持會也不會讓村民白來一場。這紅軍及其家屬和支持者的家產到場者人人有份,治安維持會只拿一半,剩下一半分給村民,務必要每戶都分到一點東西,而且是非拿不可,哪怕你只拿一根針。而這一來,村中的人就成為中國政府的“支持者”了。
除此之外,在那些游擊隊活躍區的村莊裡,一般都駐有多少不等的自護軍和治安維持會,他們平時就動員兒童組成兒童團,給這些小孩洗腦,教導他們“布黨紅軍是可恨的,發現紅軍通報或者打死紅軍就有糖吃。”然後讓他們分組持銅鑼日夜巡邏村落與各路口,發現紅軍游擊隊就敲鑼招來自護軍處理,事後每個兒童都可以分到糖果與玩具予以鼓勵,因此而很受當地兒童歡迎。當然,這些兒童對於紅軍游擊隊是沒有抵抗能力的。但治安維持會並不要求些兒童抵抗紅軍,而只要他們負責預警。若紅軍游擊隊殺死這些兒童,那就與他們的父母結下殺子之仇了。
沒錯,這種技術就是俗稱“投名狀”的東西,中國的傳統智慧之一。這是進行革命與反遊擊的無上兵法,乃是革命戰爭地至高傑作。自護軍的官兵們稱之為“教導協助人民站入正義的隊伍之中”。
當然,也不只是讓這些人出力,還要讓他們得利。文德嗣雖然是個民族主義者,但他是那種傳統型的民族主義者,也就是“狄夷入華夏則華夏”。所以他並不拒絕外籍人士成為中國公民。
當然這也是有條件的,首先是這些人必須聽話,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尊重中國人民的傳統習俗,而不是反過來讓中國人民去尊重他們的習俗,不聽話的就只有勞改的價值。其次是能在文化上同化掉,不說一下子成為漢族,但也必須要認同中國以及中華文化才行,凡是有不符合中國文化傳統的風俗都必須去掉,什麼“多元化”之類的東西,文德嗣一向不買賬,一個國家只需要一種文化就夠了。
還有就是數量,數量絕對不能太多,太多了消化不了,就會出問題。這一點,後世的很多國家甚至包括那些大流氓都已經付出了足夠多的血淚教訓,文德嗣又不是傻子,當然不會去重蹈覆轍。
最後的要求就是這些人必須符合中國人民的審美觀,東亞地區的人自不必說,東南亞那些外形接近的也可以接受,而中國人民自古以來都是“以白為美”,所以白皮們還是可以接受的。但黑蜀黍和棕人們基本上就沒指望,至少絕大多數黑蜀黍和棕人們都沒指望了。
沒辦法,這就是個看臉的世界,除非他能表現出讓人忽略掉“看臉”的價值。如果有人因為這個認為文德嗣是“種族歧視”,那他也認了。其實文德嗣完全沒有任何種族歧視,他一直認為這個世界的各個民族基本平等的,嗯,基本平等。當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