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部分(第1/4 頁)
再說,他們就算把零件的外形洩露了,外國也不可能明白這是啥東西,他們現在掌握的電子知識是不可能知道什麼叫大規模積體電路的,也沒有這個概念。
至於顯示屏、鍵盤、滑鼠、印表機等等外設,以及軟體等等東西,那是更加不用擔心了。中國用來展示的那幾臺電子管計算機就全都是帶了外設的,雖然按照中國提供的那些理論,要開發出適合電子管計算機使用的這些外設也不是不可以,但這個要實現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光是那些訊號轉換裝置就夠他們抓瞎了。
簡單點說就是按照中國給他們挖的坑,如果要做出這些外設的話,大概就需要和計算機主機差不多大的訊號轉換裝置,計算機的體積會比歷史上的那臺eniac還要大一半。更不用說那些應用軟體了,就算他們真的搞出來了,只要一想到“在電子管計算機編應用軟體”,這畫面就美得不敢看了。
至於他們會不會幡然醒悟,這種問題文總從不不會考慮,反正這種事情是坑死一個算一個。
……………………………………………………………………
在狠狠誇獎了計算機領域的同事之後,李天夜開始像文德嗣介紹起眼前的新型核電站。
“文總,我們真正投入實際驗證的是第三代反應堆,準確的說是,壓水式反應堆,第一個反應堆在1917年10月啟動,一直安全執行到現在,中間沒有出過任何一起事故,證明了第三代反應堆是非常安全的。如果不是有更好的第四代反應堆,其實第三代反應堆也完全可以投入商業化運營。”
“嗯,這是當然的。但是我們中國要做就做最好的,現在我們不缺燃料,也不缺能源,那麼就有足夠時間去完善他。裂變式核電站與傳統式電站有根本性的不同,所以要慎重再慎重,安全性越高越好。”文德嗣點點頭,說道。
“文總說得對。第三代反應堆雖然也可以投入商業化運營,但它還是有很多的缺點,其中最大的一點,就是您曾經提到過的,乏燃料處理問題。”李天夜的雙眼包含著崇敬。
作為一個嚴謹的科學家,他以前雖然也覺得文德嗣是一位非常卓越的領袖,但也僅此而已,他是絕對不相信那幾個新教派和民間流傳的那些關於文總的“神話傳說”,但是自從進入了黑科技研究部門之後,他的三觀被顛覆了。
當他進入黑科技研究部門之後,就可以經常和文總近距離接觸了,這和以前只能在廣播、電視上的接觸完全不同。作為一個大國領袖,文總居然會經常抽時間到這些黑科技研究部門視察和指導,期間也會和他們這些科研人員進行交流,座談會、交流會什麼的經常都在開。
然後李天夜同學就很驚訝的發現,原來那些歡迎詞上寫的那個“指導工作”,還真不是場面話。文總在科技領域有著驚人的造詣,有很多他們研究中遇到的問題,文總都能一針見血的指出其中關鍵,有些還能給出詳細的解決方案,最起碼也能給他們指出方向,讓他們不至於走彎路。而且還能提出很多他們事先想不到的東西,就比如這個“乏燃料處理問題”,就是文總在一次核工業口的座談會上提出的,而在之前他們壓根兒就沒想過。
最讓李天夜吃驚的是,文總可不是僅僅精通核工業,到了他這個位置,能接觸到的機密資訊比民間多得多。然後他就發現,被文總“指導工作”的專案多得數不勝數,涵蓋了包括生物、農業、機械、電子、化工等等各個領域,還全是那些高精尖的黑科技。
天啊,世界上怎麼會有這樣的天才呢?難道真的有五百年一出的聖人嗎?這個世界上果然是有那種讓人懷疑自己存在價值的妖孽。
想到這裡,他連忙想到自己還有給老大介紹工作,頓了頓就說道:“第三代反應堆是熱中子堆,或稱慢中子堆,主要利用鈾…235作為裂變燃料,而鈾…235在天然鈾當中只佔的0。7%左右。對熱中子堆來說,燒一次只能燒掉核燃料的0。45%左右,剩下的99%都是燒不掉的乏燃料,其中主要是鈾…238。這不但是極大浪費,而且乏燃料具有很強的放射性和毒性,處理起來非常麻煩。”
第446章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中)
目前中國已有10座核電反應堆機組在執行,總裝機容量達到600萬千瓦,其中三代堆有4臺,壓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氣冷堆各一臺,這也是四種主流的三代反應堆。四代堆共有六臺,包括三種快中子反應堆系統和三種熱中子反應堆系統,即鈉冷快堆、鉛合金冷卻快堆、氣冷快堆、超高溫堆、超臨界水冷堆和熔鹽堆各一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