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部分(第3/4 頁)
這時候,艦隊的大佬們也發現,那些低階軍官和水兵看他們的眼神也有些奇怪了,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又糾結並爭論了幾天之後,海軍覺得還是先和新政府談談。聯合艦隊司令長官鈴木貫太郎和手下商量了一陣之後,就派了一支聯合艦隊代表團去和新政府商量待遇問題。
對此日本海軍也是心中有數,在他們看來,對於日本這樣的島國來說,陸軍都可以不要,但海軍不能不要。無論哪家上臺,肯定都是需要海軍的,哪怕就算是陸軍馬糞們掌權了,也不會例外。所以日本海軍才有這個資格傲嬌,因為他們自己非常清楚,無論今後是那一家當家,都不可能對他們視若無睹,差別僅僅在於好處多少而已。
要說海軍這幫人也都是人精,他們在這次革命中很明顯的採取了大部分中立,然後兩頭下注的方式,像慄田健男那幫人搞的那些事情,他們並不是不知道,但都是假裝不知道。在他們看來,無論那邊贏了,被清洗的也只會是少部分人,海軍的主體都不會受到損壞。但是這次他們好像玩脫了,他們沒有料到,這次的革命和以前的那些個政變性質完全不一樣。
所以現在海軍的立場就非常尷尬了,不過還好,至少海軍還是有參加革命的,還有臺階下。
………………………………………………………………
在日本新政府忙著接收各地勢力,清理反對派的時候,老歐洲現在也陷入了很頭疼的地步,現在各國的社會矛盾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了。
原本在戰前大夥也有過禍水外引,藉著戰爭減國內不滿的想法,要說這招也不是不行,而且也很有效。但是有個前提,就是必須得打贏。如果打贏了,自然能撈到大量好處,到時候也能分點兒湯湯水水的給屁民喝,國內的不滿自然就降低了。可要是打不贏的話,那就只能撲街了。
就好像原時空的一戰,打贏了的英法等國就藉著割輸家的肉,把國內矛盾消減了好多。至於成了輸家的德國,在戰爭之後有多慘,就不用多說了。
而本位面的一戰卻是一場爛尾的戰爭,沒有贏家也沒有輸家,所以大夥戰前啥樣,戰後還是咋樣,沒地方割肉去啊。如果像原時空那樣的世界格局,割不到對手的肉,割殖民地的肉來進補也算不錯的,雖然比不上對手的肉那麼肥,但好歹也能頂餓不是?
但是在本位面,就連連一點,也成了大問題。各個傳統殖民地處處烽火,到處都在起義,不賠掉老本都算好了,還割毛線的肉啊。
對於這種情況,中美德這些新興強國是樂得隔岸觀火,他們本來就沒多少殖民地,起家的根本也不在殖民地,所以殖民地鬧得再歡也是無所謂的。特別是中美這種本土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對此更加不在意。而德國現在雖然沒了殖民地,但還有一大票中歐和東歐的小弟可以玩中歐經濟圈,搞內部迴圈,也不太在意。
這就苦了英法這種老牌殖民主義帝國了,他們才是最痛苦的。因為他們是靠殖民地發家的,也是靠殖民地強大起來的。所以殖民地一旦出問題,對他們來說是最致命的,可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而且現在殖民地的混亂也嚴重影響到了國內的政局。沒有贏得戰爭,導致國內積累多年的矛盾沒有可轉移的地方,又不能從殖民地割肉補充國內,這就造成了國內矛盾越來越尖銳。現在老歐洲各國的各個階層已經出現了嚴重對立,各種社會運動層出不窮。
到現在為止,已經有很多國家出現了革命,發生政權更替。社會矛盾最大的奧匈帝國最先撐不住,戰爭剛結束就分裂了,而且匈牙利*和一些社會主義派別在1922年發動了革命,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以匈共為首,多派聯合執政的社會主義政權。
而德共也發動了政變起義,不過由於準備不足,再加上國力強大,起義很快被撲滅了。但這次起義也讓德國左轉,政治結構大改,成立了以社民黨為首的溫和左翼政權。
而義大利也出現了革命,不過他們是朝右轉,墨索里尼領導的法西斯黨正式上臺了。
在社會矛盾已經無法調和的情況下,現在老歐洲的傳統強國就面臨著兩條路,要麼左轉搞社會主義,要麼右轉搞法西斯,基本上沒有第三條路可走了。現在國力弱點兒的小國還好,他們國內的政治勢力不算很強,即使是政治轉向也搞不出多少熱鬧,國內動盪不會太大,但是列強就不一樣了。
特別是像英法這種老牌帝國主義,一旦政治轉向的話,那就是大地震,國內個階層不人腦子打成狗腦子才怪。
於是在日本212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