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3/4 頁)
頭櫃”,到現在連個小妾、外室都木有。但是對自己兒子就是另一種標準,“我的兒媳婦就要多多益善才好,要是沒個三妻四妾的,那還是我的兒嗎?”王媽媽對王秋這樣說。王秋本來想問一下老爸那邊該怎麼算,但是想了想老媽的彪悍,沒敢說出來。
至於組織上會不會有意見?嗯,這個不需要考慮,現在還沒有推行“一夫一妻制”。步子邁得太大會扯到蛋的,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和教育,以及生產力發展,是很難讓多數人接受的。畢竟多妻制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準確的說是一妻多妾制),要是強制推行“一夫一妻制”,社會阻力會非常大。要改變這種傳統思想,這起碼要有一代人到三代人作為緩衝。畢竟這種你情我願的民事問題,不能像土改或刑事問題那樣強制執行。
因此現階段文總對於組織成員,只是提倡“一夫一妻制”,這主要是考慮到男女比例問題,但並不是強制執行。所以組織上對王秋開後宮的行為就當沒看到,只是對他說明,以後你們的生育補貼就木有了。
是的,這也是文德嗣打算採取的措施,凡是老婆的數量超過一個的家庭,就不享有生育補貼,從經濟加點兒限制,是一種比較好的手段。文總還計劃過一段時間,給開後宮的加點稅。另外就是取消外室和妾室制度,在法律上都算妻,當然順位會有不同,這主要是參考婚姻時間。凡是老婆和子女在法律人格上一律平等,正妻和嫡子女無權擅自處置妾室和庶子女,並且都有繼承權,繼承順位和份額按婚姻時間和地位排列,即使是妾室和庶子庶女也保證最低限度的繼承份額,不會一無所有。
不過對於王秋這樣的狗大戶,這些都不是問題,那點生育補貼也不算什麼,沒有就沒有。老婆地位平等也不算什麼問題,反正他都搞得定。
但不管怎麼說,王秋這種把後宮開到外國去的行為,還是引起了很多男性的羨慕嫉妒恨。他們私下裡只要一提到王秋,首先就是一句“呸,去他姥姥的王秋!”因此,王秋同志回國沒幾天,就在江湖上多了一個“姥姥王”的外號。
吃過午飯後,王秋辭別了幾位嬌妻,到軍營裡去和同伴匯合了。
………………………………………………………………
總督府。
李經羲今天一早起來就覺得眼皮子直跳,他就隱隱有不好的預感。果然不出所料,他牙還沒刷,馬弁就送來了一個壞訊息,兀匪已經打下了武定州城,距離昆明只有百多里地了。
中午,又有訊息傳來,兀匪兵鋒直抵雞街(今尋甸縣雞街鄉),即將攻擊富民縣。
雖然和崔祥奎尿不到一壺,但李總督也希望這傢伙現在能給點力,即使擋不住兀匪,至少也多少頂幾天。想到這裡,他又忍不住抱怨錫良:尼瑪,都是你養出了這麼個大反賊。
不過,現在老錫的日子也不好過,湖南、福建的亂黨都在虎視眈眈,內部也不消停,孫文的手下隔三差五的就要鬧騰一次,根本不可能來支援。
其實李經羲對清廷的末日早已看得清楚了。有次他率幕僚登上昆明名勝大觀樓吟詩賦詞,劈頭第一句就是“西山慘淡滇池碧,永珍埋憂入酒杯”。在原時空的兩年後,革命黨人蔡鍔、李根源等,在他眼皮子底下進行革命活動,他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全當沒看見,有人提醒他:“講武堂多革命黨,虎大傷人。”他也置若罔聞。蔡鍔身處困難時,李經羲還資助他500塊銀元,並收過他的門生貼子,還將人家揭發蔡鍔反朝廷的密信拿給他看,勸其小心謹慎從事。
這也不能說他就是同情革命,或許他只是想給自己留條後路。無論怎麼說,當總督到了這份上,已經是很沒立場了。不過他在新軍起義後,又死活不願投降,最後被蔡鍔禮送出境。所以,這個人的立場是很搖擺的。
第77章城管無敵(下)
李總督在本時空的表現也是一樣,王秋整編雲南府巡防營的動作很大,一招兵就有那麼多的同學、難民來應聘,一買武器就有大量先進武器送來,好吧,這些都勉強有理由解釋。
但那百多個“難民”怎麼看都不像難民啊,那身彪悍的軍人氣息十里外都聞得到,天底下有比新軍還精銳的“難民”麼?只要智商正常的人都會覺得不太正常,但是李經羲還是假裝不知道,任由王秋去搞。
對於此次科社黨攻打雲貴,李經羲覺得說不出的冤枉,原本看著科社黨對童萌會口誅筆伐的架勢,應該是要火併一場的,他還準備看熱鬧來著。可是誰知道,科社黨就跟吃錯藥似的,放著罵了半天的童萌會不打,反而一悶棍敲在他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