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1/4 頁)
這個秘密會議也只是清廷自以為的秘密,在科社黨眼中卻一點兒也不算秘密,寢宮裡裝置的竊聽器和監視器,把他們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都鉅細無遺的傳到了科社黨情報人員面前。天津支部的情報人員對這些資訊進行整理並加上分析之後,就會在第一時間傳回內江總部。
這次會議主要是決定皇儲人選,不過慈禧提出的皇儲人選並不是原時空的溥儀,而是小恭王溥偉的弟弟溥儒。這個結果雖然在星科等人的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因為現在的歷史已經和原時空完全不同了,慈禧非常清楚,現在的清廷如果想要繼續存在下去,只就能依靠袁世凱的北洋軍了。而且,袁世凱現在已經充分看清了清廷的虛弱,比起原時空他的態度更加的強勢,對慈禧的畏懼也大幅度下降。
醇親王載灃對袁世凱的敵視是眾所周知的,要是讓他兒子當皇儲,袁世凱會同意才怪。要是大頭不同意,就是勉強讓溥儀當了皇儲,也是坐不穩位子的。與其這樣還不如選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人選。
溥儒是個文化人,性格溫和,權力*不重,而且恭王府裡就剩他一個獨苗了,沒有強勢的直屬親戚。這樣的人就算當了皇帝,對大頭也沒什麼威脅,大頭勉強能夠接受。而另一方面,溥儒又是反袁派旗手溥偉的弟弟,家裡的親屬全部死於北洋兵變中,肯定和大頭走不到一塊去,反袁的宗室們也能接受。
當然,還有一條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慈禧本來就很喜歡他,不但請了老師讓他在皇宮裡面讀書,還專門給他留了間寢宮,這可是皇子才有的待遇。
其實,原本慶親王長子載振也是很有希望的,只是《清宮熱》事件一出,他就甭想了。老佛爺沒讓人把他拖出去一刀剁了,已經是看在他老爸的份上。
於是,還等著繼承恭親王的溥儒小同學,就被這塊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到了,稀裡糊塗的就成了大清國皇儲。至於現在的皇帝光緒會有什麼想法,就完全沒人理會了,也不敢理會,而且他很快就不會有任何想法了。
確定皇儲之後,會議就結束了。等大臣們出去後,慈禧又留下了最親信的李蓮英,她低聲吩咐了幾句,李蓮英頓時臉色大變。沒辦法,就算李蓮英膽子再肥,聽到老大要他去幹的事情,也不可能淡定自若。不過在慈禧的逼視下,他也只好咬牙應承下來。做了這事可能會死,可要是不答應馬上就會死,小李子敢違抗嗎?
當天下午,瀛臺的守衛太監進宮稟告,被圈禁在瀛臺的光緒皇帝突發心疾,駕崩了。侍候光緒皇帝的幾個妃子,也因為悲傷過度,自盡殉情了。
聽到這個訊息後,慈禧面無表情的點點頭,隨即長長的出了口氣,隨即傳令各位重臣進宮。慈禧先向他們通報了光緒皇帝駕崩的訊息。老實說,這個訊息是被嚴密封鎖的,還沒傳出去,除了星科集團的情報人員,宮外的人根本不知情。
重臣們被這個訊息雷得外焦裡嫩。尼瑪,上午才確定皇儲,下午皇帝就掛了,天底下哪有這麼巧的事情?光緒年齡又不大,平時也沒聽說有啥毛病,怎麼會突發心疾呢?何況他雖然被幽禁,但也只是被逼著當宅男,並沒有受虐待,該皇帝享受的東西一樣不少,哪有這樣說死就死的道理?
在場的又沒傻子,那還能不知道怎麼回事?不過這種事情心知肚明就好,再說好多人都盼著他死呢,要是老佛爺死了他還沒死,就一定會有好多人會追隨老佛爺而去了。沒看見慈禧宣佈光緒死訊後,袁大頭、奕劻等人都長長的鬆了口氣嗎?
慈禧讓重臣們準備新帝繼位的事宜,又安排慶親王奕劻、肅親王善耆、軍機大臣袁世凱、張之洞四人做了顧命大臣,輔助溥儒小皇帝。慈禧臉色越來越白,等會議結束眾臣退下後,終於支撐不住了,腦袋一歪,再次昏迷過去。
當天晚上,慈禧也緊追著光緒皇帝的步伐死掉了。
5月10日,清廷發出通電,宣佈了慈禧和光緒的死訊。自此,統治中國將近半個世紀的慈禧謝幕了,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但是對很多人來說,慈禧的死只不過是個開始而已,歷史翻開了一個新的章節。
第64章只有弱者才顧全大局
ps:本章名是向教主致敬,《天譴之心》的同名章節太爽了!哎,還是以前沙發過短的教主好啊,我討厭氣運╮(╯▽╰)╭……
………………………………………………………………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5月10日,清廷發出通電,宣佈了慈禧和光緒的死訊。並宣佈舉行國喪,命令全國依循舊例縞素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