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想再練6個鎮,練個鳥蛋!”段祺瑞一臉怒氣的說道。
不管什麼事情,一旦扯到錢就不太友好了。清廷的計劃確實很完美,可那只是計劃,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沒錢。以前北洋六鎮,每個鎮起碼需要200多萬兩白銀,別嫌貴,這還是往少裡算。1906年,各省新軍加上北洋六鎮(10個鎮外加21個混成協),其總費用接近6000萬兩。
現在清廷要袁大頭再練六個鎮,就算每個鎮200萬,就是1200萬兩白銀,再加上要重建的第二鎮和第四鎮,少說也得要1500萬兩。可現在清廷窮逼得很,國庫空得可以跑耗子,哪裡找得出1500萬兩?戶部到處騰挪,才拿出140萬兩。但這點兒銀子夠毛線啊?
馮國璋也說道:“是啊,朝廷要咱們練六鎮新軍,可才給140萬兩。說是沒錢,可三鎮旗軍卻有500萬兩的軍費,這樣區別對待,未免太讓一眾官兵寒心……”
北洋眾將你一言我一句的,不是叫窮,就是叫苦,搞得前來參加會議的鐵良一臉尷尬,臉上青一陣紅一陣。
看著眾人鬧得差不多了,袁世凱才慢騰騰的說道:“咳咳,大夥不可無禮,現在國事艱難,朝廷也是沒錢啊……”
“宮保,朝廷沒錢給北洋,怎麼就有錢給三鎮旗軍……”段祺瑞看了看鐵良,冷笑了幾聲。
“哎,各位誤會了……”看到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到自己身上,鐵良臉皮再厚也坐不住了,只得站起來解釋:“這筆款子真不是朝廷給的,而是宗室王公們湊的分子,就連老佛爺也出了30萬……”
鐵良沒說謊,三鎮旗軍這筆軍費,確實是八旗權貴們出的。“雙十事變”是把他們徹底嚇尿了,讓他們深刻理解了生命和金錢誰更重要的道理,所以平時善財難捨的他們,這次給錢給得極其爽快,極其主動。再加上老佛爺自己都掏了30萬私房錢充作軍費,誰還敢一毛不拔?
袁世凱其實也知道這回事,好基友慶親王奕劻前幾天就跟他說過了。奕劻這次出了25萬,讓慈禧非常高興,認為他公忠體國,稱他為“賢王”,很是表揚了一番。
所以,他也一臉嚴肅的說道:“鐵兄啊,你也是治兵之人,這北洋六鎮,你也是從頭到尾參與了的,這新軍要花多少錢,你是很清楚的。咱們雖然有心報效朝廷,可沒錢怎麼練得成這六鎮新軍?現在南方亂黨已經佔據數省了,這錢可省不得啊……”
頓了頓,他又說道:“如果朝廷實在拿不出錢,兄弟我也沒有辦法了,只好交卸了這差事,告老還鄉,讓朝廷另請賢能了……”
“雙十事變”之後,袁世凱的態度也強硬了不少,因為他也發現了清廷的虛弱。再加上南方革命黨的通電,更是讓他腰桿硬了不少。就連以前最怕的老佛爺,現在看起來似乎也沒那麼可怕了,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鐵良被說得滿頭大汗,只得硬著頭皮說:“慰亭兄,我明天就進宮,再向老佛爺請款。我就豁出這張臉,也要給新軍爭到足夠的款子……”
…………………………………………………………………………
會議結束後,袁世凱的幾個心腹留了下來。
眾人轉移到了後書房,僕人送上香茶後。
書桌上鋪著一張全國地圖,袁世凱看了看,就問道:“杏城,武昌那邊怎麼說?”
楊士琦說道:“那邊說,武勝關、萍鄉、淅川這幾個地方他們是肯定要的,沒得商量……但是他們也說了,只要朝廷不去惹他們,他們暫時就不會再進攻其他地方……”
“暫時不會?呵呵……”段祺瑞不以為然的撇撇嘴角。
大頭倒沒什麼表示,反而有些疑惑的說道:“武勝關是入鄂咽喉,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萍鄉是煤礦,他們既然佔了漢陽鐵廠,當然不會放過萍鄉。他們要這兩個地方都好理解,可他們要淅川幹什麼?”
“據那邊的訊息,他們是想在淅川修個水庫,現在已經在淅川開工修路了……”楊士琦也是一臉的不理解。
段祺瑞說道:“這個共同社的作為真讓人看不懂,他們也太喜歡大興土木了。他們前些時候就在開始修長江大橋和漢江大橋,準備把武漢三鎮連線起來,現在又要修什麼水庫。你們說說,他們這是準備幹什麼?”
“呵呵,現在南邊都在傳,共同社打到哪裡,路就修到哪裡,工廠就建到哪裡。現在整個湖北都成了個大工地,到處都在修橋修路修工廠,也不知他們哪來那麼多錢……”王士珍也是一臉困惑。
馮國璋說道:“他們幹這些倒是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