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袁世凱和江西新軍派人前來交涉,都碰了一鼻子灰回去。
…………………………………………………………………………
1907年12月12日,重慶,知府衙門後院。
府衙後院就是知府的官邸,自從9月底,這裡就換了現在主人——四川名士,甲辰恩科二甲進士,“雙解堂主人”,官靜官俊卿。原本以清朝的規矩,本省人不得在本省為官,不過到了清末,這個規矩也就只是存在於理論上了。何況這位進士老爺不但文武全才,還是震旦大學首屆學生,學貫中西,他在本省為官,任誰也說不出什麼來。好吧,重慶離他老家內江是近了點兒,但也不是同一個府,甚至不是同一個道嘛。
因為兀匪鬧得厲害,前任知府是活得戰戰兢兢的,生怕哪天兀匪們腦子一熱,就衝進重慶城把他也抓起來公審了,因此巴不得有人來接班。新知府官靜一來,簡直把他感動得熱淚盈眶,隨即以超越時代的效率,當天就連夜趕著交接,這種通常需要一個月以上的工作,被他五天不到就搞定了,第六天他就逃也似的跑了。
官靜這個新知府,可不是帶著幾個十幾個人就來上任的,他從老家內江帶來的人足夠編成一個團了。看得重慶的一眾官吏直翻白眼,尼瑪,我們都知道你家是內江的大地主大土豪,但你也用不著這麼顯擺吧。你這是像是來接任的?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來打仗的,公主下嫁也沒你丫排場大啊。
官知府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知府衙門上上下下洗了一遍,所有的吏員、衙役等,凡是吃皇糧的,而又歸知府任免的人,除了極少數沒劣跡的,全部開除公職了,換上了自己帶來的人。
如果是換個人,肯定不能也不敢這麼幹,當時的政府少了主官一樣轉,但少了那些吏員就轉不動了。就算換上自己人,但因為不瞭解情況,也接不上手,到時候衙門就廢了。更何況,胥吏們幾乎都是當地豪強,得罪了這些人,這官還能當下去?
但是官靜不一樣,他後臺太硬了,硬得超過他們的想象。遠的不說,就憑他帶來的幾千人槍,誰敢不服?再加上,星科公司早就在衙門裡面安插了線人,這一年多時間裡,對重慶各方面的情報都摸了個通透,對這個地方瞭解,可以說比本地積年胥吏還清楚,所以完全可以不鳥他們。
還有十幾個名聲太臭的胥吏,被官知府抓了典型,全部以通匪的罪名送進去吃牢飯,該殺頭的殺頭,該抄家的抄家,總共有上百人被送到菜市口砍了。你要他們通匪證據?來啊,馬上給他製造一份!
隨後,在10月20日,他又以官府的名義,召集了長江航線的太古輪船公司、怡和輪船公司、日清輪船公司、中國輪船招商局以及星科航運公司,這最大的五家長江航運公司一起商量疏通三峽航道的事宜。以前的三峽航道是很苦逼的,暗礁、險灘多得嚇死人,非常危險不說,還嚴重影響通航船隻的噸位。
這個疏通三峽航道的計劃當然是文德嗣的意思,現在星科的生意越來越大,在川漢鐵路沒通車之前,三峽航道就是主要的交通線,這條航道的現狀讓文總十分不滿。其實另外四家公司也早就有這種想法了,只是沒人牽頭,他們只是商業公司,疏通航道這種事情沒有中國當地政府出面,是不可能成功的。
因此,官靜的提議正中下懷,那四家沒怎麼考慮就答應了。剩下的分歧就是怎麼出份子的問題,經過幾天扯皮之後達成協議,重慶官府負責出人幹力氣活,星科負責炸礁等技術活,另外4家每家出10萬銀元,並派出一些船隻協助疏通工作。
實際上以星科的實力不用那四家一樣能搞定,只是文總不願當這個冤大頭。憑什麼老子疏通了航道白給你們用?所以才讓這四家都出點兒血。
星科公司的動作很快,10月28日就開始了炸礁工作,到12月10日為止,三峽航道的疏通工作已經完成了近三分之一,最危險的十幾處暗礁全部被清除。基地內的12臺採礦機器人起到了重大作用,這些來自23世紀的機器人可以在水下工作,在暗礁上鑽孔、安置炸藥、清除礁石碎塊等,這些以此時技術來說極其危險、極其困難的工作,對它們來說太簡單了。雖然為了防止暴露,它們只是在夜晚施工,但速度也是當時人難以想象的高效。
現在經過初步清理的航道,已經可以讓1500噸的輪船直接開到重慶。因為這事和前面清理胥吏,官知府在重慶的威望頓時上漲到一個讓人羨慕的高度。
這幾天,連續有人以各種理由從各地趕來重慶,知府衙門每天都高朋滿座,賓客盈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