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2/4 頁)
閱使、江蘇都督兼第二軍軍長馮國璋先生陰沉著臉坐在沙盤前;自從得到前線傳來的壞訊息;他已經坐在這裡快一個小時了。
他面前擺著的是一座江蘇省的沙盤;只見沙盤上面代表解放軍的紅旗已經插到了寶應;距離淮安府只有6公里的樣子。
在丁未革命時;趙聲為首的第九鎮起義後就佔據了蘇南;正在他們攻克其他地方的時候;北洋軍的第五鎮就南下了;當時雙方就在高郵——東臺一線對峙。後來第九鎮透過某“外國洋行”得到了大量武器;補充軍力後;就再次搞起摩擦。而北洋的第五鎮卻補給嚴重不足;最後在袁世凱的命令下放棄了高郵;後退到了界首——大崗一線;依託子嬰河、溝河佈下防線。
隨後雙方就預設了這條停火線;在子嬰河、溝河南北對峙。隨後趙聲他們投靠了科社黨;加入了南方政府。在解放軍接管防線後;北洋軍一度也很緊張;袁世凱特別派出了馮國璋到江蘇坐鎮;不過解放軍接管防線後;除了修繕公司並沒有其他動作。北洋軍緊張了幾天也就放心了;隨後雙方也是相安無事;以前趙聲管理蘇南的時候;雙方還時不時的搞摩擦;但解放軍來了後連摩擦都沒搞了。
不過馮國璋也不敢大意;他馬上請求袁世凱多派精銳軍隊到江蘇;因為江蘇是財賦重地;雖然蘇北不如蘇南富庶;但也比好多省強。對於這裡大頭還是很重視的;馬上同意了馮國璋的建議;就在江蘇組建了第13鎮(統制魏宗瀚;原十三混成協升級);和14鎮(統制張勳;原江蘇巡防營改編);又調了第2鎮(統制張懷芝;直隸混成協升級)到江蘇;與原先的第6鎮(統制張永成)共同組成了北洋第二軍。
袁世凱在蘇北這個不大的地方就集中了4個鎮;兵力之多僅次於北洋的老窩直隸;又派出了北洋名將馮國璋坐鎮;4個鎮的統制也都是心腹;可見對這裡的重視。大頭在北京大肆搜刮之後;手裡小錢錢充足;他們也在停火線拼命修工事;又配置了大量火炮和防空火力。在老馮看來;要守住蘇北還是沒有問題的。
在得知解放軍進攻安慶的訊息後;江蘇的北洋軍也立刻加強了戒備。
儘管馮國璋自己認為;已經準備得相當充分了。可到了今天凌晨4點;解放軍突然發起進攻時;馮國璋才發現自己的手下遠遠沒有自己估計的那麼給力;或者換種說法;是解放軍太給力了。
解放軍對蘇北的進攻同樣是由重炮拉開序幕;第三重炮旅和第二重炮旅一部;共集中了上百門156毫米口徑以上的重炮;對北洋軍的蘇北防線進行了持續半小時的炮擊。隨後;解放軍的師屬和團屬火炮也開始傾瀉炮彈。這些中口徑火炮轟了半小時後;冷卻完畢的重炮又接著上了。
等到6點多;天色剛矇矇亮的時候;解放軍的空軍也到了;分別從南京和上海起飛的60架飛機;對炮火打擊殘留的目標進行空中打擊。北洋軍的防空火力早就在前面的炮擊中被摧毀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那點根本就是聊勝於無。
到了6點半;解放軍的第6師、第8沛和第l混成旅、第6混成旅正式發起進攻。人民海軍的長江艦隊開進了高郵湖;對界首的第13鎮進行炮擊。
7點10分;北洋第13鎮在立體火力下崩潰了;蘇北防線被突破了一個口子。隨後大崗的第2鎮也擋不住了。
到了b點;蘇北防線已經全面失守;第13鎮和第2鎮狼狽撤退。而這時候;馮國璋派出支援前線的第6鎮還沒出淮安城。
“都督;現在怎麼辦?兀匪氣勢正盛;淮安這裡一馬平川;很難擋住啊;不如撤到黃河以北……”第6鎮統制張永成看馮國璋老是不出聲;忍不住說道。
這話也只有他好說;魏宗瀚和張懷芝兩個剛剛打了敗仗;張懷芝還差點被突擊的第6混成旅活捉;哪裡好意思說撤退的話。
馮國璋臉色變了幾下;才從牙縫裡迸出話來:“撤吧;撤到黃河去。另外;給段芝泉發電;讓他不要去安徽了;先把蘇北守住再說。還有給老頭子發電;讓他加派增援……”
第125章蘇皖魯戰役(七)
公元1909年6月15日;徐州。
段祺瑞的北洋第一軍連夜趕路;總算在昨天半夜趕到了徐州城。不過;他們卻沒能進城和張勳的第14鎮會師。因為就在2個小時前;解放軍的第第混成旅和第b混成旅就已經把徐州城圍住了。
雖然北洋第一軍的人數佔優;但他們一路風塵僕僕的;官兵們都十分疲倦;體能和精神都無法支撐起戰鬥;而且時間也很晚了。北洋軍可不會打夜戰的;所以他們在距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