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2/4 頁)
也沒底。
最後他靈機一動;想到了基地主控電腦。量子計算機“小扉扉”;這個可是完全沒有私心的。“算了;既然人類都有自己的打算;選的都不靠譜;那就讓小扉扉來選吧”
於是文總就把對於首都的幾個要求輸進去;讓小扉扉對全國進行選擇。
他的要求就是:第一;不能太靠邊;儘量在國土的中間位置一些。第二;氣候合適;不能太冷或太熱;不能太乾燥或太潮溼。第三;水源要充足;至少要有滿足36萬人口生產和生活用水的潛力。第四;地勢不能太複雜;要適合建設;還要有足夠的城市擴張空間。第五;地質構造穩定;不能在地質活躍帶上;這點很重要;文總可不想時不時的感受下地震。第六;就是戰略安全性。
最後嘛;就是風水啊;環境啊;歷史文化之類的要求;這部分是次要條件;滿足主要條件之後的備選。
小扉扉在收到任務之後;過了大約十分鐘;就給出了幾個選擇;這些地段都在長江以北;黃河以南;河南、安徽、湖北三省範圍內。
因為文總提的那些主要條件;雖然看起來都不算苛刻;但要全部符合的;還真沒多少。
文德嗣反覆看了幾遍;最後笑道:“呵呵;看了就是這裡了。小扉扉真厲害要不是他;不知道還得為這事吵上幾年呢。”
說完;他把那份檔案交給顧曉綠等幾個秘書傳閱:“你們看看;這裡怎麼樣?就是得分最高的那個地方……”
顧曉綠說道:“南襄盆地嗎?確實不錯;小扉扉給出了6分的評分;它滿足了所有的主要條件;連風水都不錯;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歷史文化的底蘊稍微差了點;它從來沒有成為過首都……”
顧曉藍說道:“那裡雖然沒有成為首都;但也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陽;南陽也有36多年的建城史。西漢時為全國六大都會之一;東漢時南陽作為“南都”是中國第二大城市。又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故鄉;南陽又有“帝鄉”之稱。”
“哼;那又有什麼關係;以前沒有當過首都;現在就是了免得那些傢伙老是吵過沒完”文德嗣大手一揮;算是拍板了。
他得意的說道:“而且;修新城也有個最大的好處;我們可以完全設計一個全新的首都;而不用去顧慮這裡那裡的古蹟啊什麼的我們要建立一個工業化的新中國;首都自然也是要新的”
果然如顧曉綠所說;定都之事;文德嗣開口之後;就算拍板了。文總都開口了;他手下養的那些文史院的“大師”們自然就跳出來幫腔了。他們立即引經據典;把南襄盆地吹上了天;彷彿不在這裡建都;就是對祖國和人民的犯罪一樣。
御用“大師”們火力全開之後;社會上的爭論頓時平息了大半;當然還有不死心的;既然文總不在意非要在傳統都城中選擇;他們也不好提這事;就指出新建首都靡費民力、浪費資金等等缺點。“大師”們立刻反擊;難道在舊都定都就不花錢了嗎?建設新城又有怎樣怎樣的好處;還能帶動經濟發展;振興中原等等重要意義。反正就是;咱們花上這點錢是完全值得的;而且這筆錢又不是一下子拿出來;是分為二十年的時間;看起來雖然不少;但分攤到二十年就不算什麼了。
最後;這座新的首都被定在了襄陽和南陽之間;大致就是在後世的鄧州和新野一帶;由於臨近漢江;因此文德嗣將新都命名為“漢京”。
當然;在漢京建好之前;還是得有個臨時首都。內江這裡無論如何都不合適了;於是文德嗣就覺得把距離漢京比較近的武漢作為臨時首都。只是把政府部門搬過來;科研部門就不搬了;繼續留在內江;等漢京修好了;再搬過去。
第137章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公元1909年10月6日;內江。
雖然已經把武漢定為臨時首都;但現在很多政f還沒有搬遷;因為武漢的政f建築還沒修好。至少在明年上半年之前;中國實際意義的首都還是在內江。
當然;內江現在也已經不再是縣城了;畢竟這裡是“龍興之地”;文總潛邸所在;而且還在中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和科研基地。在西南自治政f成立後;內江就升格為“市”了。本位面的這個內江市比原時空的大多了;不但包含了原資州全境;還從周圍的州府劃出了威遠、樂至、安嶽、隆昌、富順、大足、榮縣等七個縣併入了內江市。加上原屬資州的資中、資陽、井研、仁壽;一共下轄四區十一縣(市中區、東興區、自流井區、貢井區)。沒錯;自貢成了內江的市轄區;原時空的自貢市就木有了。
現在的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