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第4/4 頁)
6多畝耕地;根據農藝師的方案;我們採用了三圃制;今年的分配是這樣。66畝是冬小麥和水稻輪作;66畝是馬鈴薯和春小麥輪作;66畝種了紫花苜蓿;剩下的用來種植大豆和一些蔬菜……”
葉孤城接著也介紹了他們的分配情況;也是和西門吹雪的差不多;其實不單這兩個村;整個縣的耕地基本上都是按這樣的比例分配的。而且每個村的相同作物的耕地都是連成片的;比如西門他們種小麥的耕地;就是66畝連成整整一大片;中間除了留下必要的機耕道;都是一整片;之間沒有田坎什麼的。
這樣的佈置非常便於進行機械化作業以及灌溉、施藥等等工作;這就是集約化農業的好處;如果是那種各顧各的小農經濟;東一塊西一塊的;就非常不便於工業化操作。這也是科社黨實施土地國有的重要原因;土地根本不分給個人。人平兩畝的耕地只是使用權;而不是所有權;所有農民都以合作組和生產隊的模式;進行集約化和工業化的農業生產。
現在解放區的農民已經完全不同於傳統概念的農民;他們已經可以算是“農業工人”了。每個合作組就相當於股份公司;人平兩畝的耕地作為基本股份“入股”;農機、化肥、農藥等生產物資集中購買、集中使用;收穫之後;除去稅收和各項開支後;就按照“耕地股份”和工作量進行分配。其中3按“耕地股份”分配;70按工作量分配;這是為了體現多勞多得的精神。
工作量被量化成了資料;根據勞動強度和技術含量各有不同;比如播種一畝得l分;插秧一畝得2分;收割一畝得6分;收成之後就按各戶的得分在合作組總分佔有的比例進行分配。
科社黨的專家們制定了很科學的評分標準;各種工作都是有標準的;而且又是集體勞動;大家都有眼睛。那種不符合標準;試圖亂搞一氣糊弄集體的行為;是無法矇混過關的。這種行為如果多來幾次;第二年合作組就不會收這傢伙了;大家都不傻啊。
根據南方政府的《農業生產法》;如果某人沒有合作組願意要;又不願從事其他正當行業的工作;那就會在村公所的監督下進行勞動;如果連續三年都沒合作組願意要;也沒有從事其他正當職業;那麼這傢伙就會被送進專門為這種刺頭、懶漢準備的勞改農場或勞改工廠進行強制勞動了。沒得說;這種人肯定會被裝晶片的。
文德嗣一向認為;像流氓無產者、懶漢之類的社會寄生蟲是沒有人權的。勞動是公民的權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