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第2/4 頁)
砂印泥印出的印記即使過上幾百年;都和剛剛蓋上去一樣的鮮豔如新。這東西加入香腸、火腿裡面;色彩自然顯得鮮豔可愛;引人食慾;而且還能防腐。
此外;還有往酒里加硫酸;使酒顯得更烈。往茶葉里加碳酸銅、鉻酸鉛等配料;以此作為茶葉染色之用;從而使茶葉色澤出眾;同時還能防止黴變。還有往麵粉里加白堊作為增白劑;加熟石膏增重;另外也會使用明礬、硫酸銅、鹼性碳酸鹽等等亂七八糟的新增劑。
在後世被人詬病的亞硝酸鈉、蘇丹紅、甲醛、二氧化硫之類的東西;在這個時代更是非常非常合法的“安全”新增劑和防腐劑。至於像什麼往酒和牛奶裡面兌水;在胡椒粉裡面混入木炭粉;在咖啡中摻入了菊苣、橡樹子等等手段;已經最為普通最為無害的了。也就是進入2世紀之後;到了這幾年才稍微有些收斂。
“叮鈴鈴……”
這時;休息室的電鈴響了。
王啟年放下水杯站起來;對大夥說道:“好了;休息時間到。大家繼續於活;今天把這五臺列車汽輪機完成;新絲綢之路等著用火車頭;沒有咱們的汽輪機可不行。”
“好了;都於活去……”大夥都站了起來。
除了這裡;其他車間也都在忙碌。這次戰爭讓沱動大賺了一筆;兩個月不到就接到兩筆大單;先是俄國定了兩萬輛貨車;後來德國人也跑來定了4萬輛貨車和4萬臺發動機;這總共十萬臺貨車發動機可是讓沱動把所有的庫存清空了都不夠。
現在德國一方面是為了囤積物資;一方面是為了拉攏中國;就給中國開了好大一個訂單;因為現在中國和交戰國的交易只收實物和真金白銀;不收鈔票。所以德國這次付出了整整30噸黃金(約2億美元)。他們和毛熊不同;陸軍武器是不缺的;他們自己的生產力足夠滿足;他們訂購的東西主要是各種民用物資;食品、衣物、藥品、電子產品等;以及最重要的飛艇、飛機和潛艇。
中國賣出的這批物資價格還是很有良心的;只比平時漲價了二成;哎;德國要得急嘛;哪怕是平時加急也是要收費的。別說實在戰爭時期;只比平時貴二成這已經很厚道了;像美國那幫資本家就漲了足足三成;他們這次也拿到了一億美元的訂單。別看漲幅不算大;這只是開始;等過了今年;那些相關物資的價格起碼上漲一倍。
不過德國也無所謂;因為這筆錢是他們白撿的。當時由於德國人的進攻速度太快;法國政府跑得太倉皇;巴黎的黃金儲備只來得及運出去一小部分;結果便宜了德國佬。當時法國在巴黎國家銀行有103噸的黃金儲備;差不多有b10多噸黃金落到了德國人手裡。
此外;還有比利時和盧森堡的遭遇比法國更慘;他們的黃金儲備是一點兒都沒來得及轉移;全部被二德子笑納了。比利時家有2…噸黃金;盧森堡也有6多噸。這個國家別看只有鼻屎大;但卻是當時的鋼鐵大國;產量在歐洲僅次於德英俄法奧;比義大利還高;1913年達到13…萬噸(意呆才93萬噸);結果這些靠賣鋼鐵積累的財富成了德國的戰利品。
這106噸黃金反正都是白撿的;二德子花起來也不心疼。
事實上;現在其他國家和交戰國的貿易;都不肯收鈔票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交戰各國紛紛控制黃金外流;發行不能兌現的紙幣;禁止黃金和紙幣的自由兌換;金本位制隨之告終。換不到真金白銀的鈔票大家自然不肯要;不但中國如此;美國也是一樣。
也就是說;現在交戰國只能拿出真金白銀才能在國際市場上買到東西。在開戰前;主要交戰國的黃金儲備如下:英國1405噸(本土1095噸;澳大利亞…10噸);法國103噸;俄國233噸;德國439噸;奧匈37b噸。以上數字僅僅是官方儲備;不包括皇室和私人持有數量。英國的數字只是本土和澳大利亞的中央銀行儲備;不包括皇室和貴族私產;也不包括其他殖民地的儲備如果加上各國皇室和私人持有黃金;這個數量起碼要翻一翻以上;像英國王室估計就擁有26噸黃金;沙俄皇室估計有40060噸。
俗話說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黃金就是天然的貨幣。僅僅從這個黃金儲備量就可以看出;同盟國處於很大的劣勢;牛牛太有錢了;他們實際佔有的黃金約佔全球總量的75
在原時空;協約國的這些黃金就大半流入了美國;把美國都吃撐了;而那個位面的中國實在太弱了;根本沒有上桌的資格。但現在不一樣了;本位面的中國就有上桌分肉的資格和實力。文德嗣現在很眼饞這一大筆黃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