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2/4 頁)
;西南自治政府成立後;文德嗣就選定了張立錚擔任政務院總理;現在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國務院總理。
第152章開國大典
共和26l年(西元1910年)10月l日;武昌;復興廣場。
復興廣場是武昌新建的一處地標建築;位於武昌城南;沙湖西南;毗鄰武漢長江大橋。廣場佔地面積40公頃;東西寬60米;南北長80米;地面全部由經過特殊工藝技術處理的淺色花崗岩條石鋪成。
今天的開國大典就是在這裡舉行。
廣場北邊就是主建築復興門;這是一座具有強烈傳統特色的城樓式仿古建築;城門五闕;重樓九楹;通高3米。在雕刻精美的漢白玉基座上;是高10餘米的紅白墩臺;墩臺上是金碧輝煌的復興門城樓;城樓為紅白金三種主色調;紅牆、金瓦、白欄杆。城樓下是人工挖掘出一條河流;從沙湖通往漢江;名為“玉帶河”;碧波粼粼的河上有9座雕琢精美的漢白玉金水橋。城樓前四對雄健的石獅和挺秀的華表巧妙地相配合。
此時;從各地趕來的三十多萬名觀禮群眾已經集中到了廣場;這些群眾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工人、農民、學生、於部、市民、部隊官兵;他們都舉了臨時趕製的五星紅旗及其他紅旗、紅燈和彩色小旗;特別是用紅絹糊的大小不同的五角星燈;整個廣場成了紅旗紅燈的天地。周圍的十餘隻民間樂隊在齊齊演奏著傳統的喜慶音樂;什麼《喜洋洋》、《金蛇狂舞》等等;一首接一首;歡聲笑語的人群和旗幟、綵綢、鮮花、燈飾;匯成了喜慶的錦秀海洋。
下午2時;開國大典正式開始。整個廣場歡聲雷動;在群眾們的熱量歡呼中;時前剛剛就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總統、中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文德嗣最先登上了復興門城樓。副總統兼全國政協主席陶成章、軍委第一副主席兼總參謀長辛傑、國務院總理張立錚、國防部長兼陸軍總司令羅西……等百多位黨和國家的高層領導緊隨著文德嗣登上覆興門城樓。
當慶典主持人張立錚宣佈開始後;在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樂曲聲中;高層領導們各人就位。文德嗣總統莊嚴宣佈:“同胞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這個洪亮的聲音震撼了武昌城;震撼了全國;震撼了全世界;開創了中國人民的新世紀。
隨後;舉行升旗儀式;一隊氣宇軒昂的國旗班官兵;邁著整齊的步伐;將國旗護送到旗臺上。旗臺旁邊的軍樂隊立時奏響了《義勇軍進行曲》;第一聲音符響起後;護旗官立時來了個漂亮的拋國旗動作;第一面五星紅旗唰的在空中飄灑開;文德嗣隨即親手按動電鈕;隨後國歌的伴奏下;在復興門廣場上冉冉升起。
與此同時;代表10b個省級行政區、軍區和中央部委的10rl炮齊鳴70響;如報春驚雷迴盪在天地間;這標誌著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人民英勇奮鬥了70年;終於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最後勝利。
升旗結束後;中國中央政府總統、中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華科學社會主義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文德嗣宣讀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在公告最後;他擲地有聲的宣佈:“諸位同胞;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這句話立即在三十餘萬群眾中引起極大反響;暴風般的掌聲和飽含激情的歡呼聲響徹全場。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文總統萬歲”
“文主席萬歲”
“文總萬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一時間;人們的歡呼似乎充斥著整個天地間。
此時;在復興門對面的外賓觀禮臺上;一眾“國際友人”被這情景震得臉色大變;日本駐華公使被這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嚇得臉色慘白;全身都在哆嗦。原本站著看熱鬧的荷蘭公使被嚇得兩腿發軟;一屁股坐回了椅子上。
除了那夥揚基佬面有得色;故意向周圍露出“矜持”的笑容外。其他國家的“友人”們臉色都是青一陣白一陣的
“呵呵;看起來;這個國家的人已經醒了”英國公使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表情難看的說道。
雖然今天的武漢氣候根本不熱;甚至還有些涼爽;但公使先生還是嚇得出了身冷汗。
無論是誰看到這種萬眾一心的情景都會被深深的震撼;再進一步到;這是一個46億人口的大國;這是一個可以動員數百萬甚至上千萬軍隊的大國;任何人都會肝顫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