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3/4 頁)
中途大夥吃了晚飯繼續開,這次年終總結報告會一直開到晚上九點,最後一個部委代表才算說完。
文德嗣剛剛走出國務院大門,柳楊就走了過來,說道:“文總,我國的幣制改革計劃也制定得差不多了,明天有個關於幣制改革的會議,希望您參加。”
“哦,曉綠,明天我有什麼安排?”文德嗣轉身問道。
顧曉綠翻了翻備忘錄,說道:“明天早上,你要接見美國工商業代表團,下午2點以後有空閒……”
“好吧,下午2點之後我過來,沒有問題吧……”文德嗣點點頭。
柳楊說道:“好的,我把會議安排在2點以後……”
第159章金本位,人民幣
翌日,武漢,中國財金聯總部。
“財金聯”的全稱很冗長,叫做:中國國家財務及金融行業聯合監督管理委員會。貨幣發行的具體事務雖然是人民銀行負責,但貨幣發行也涉及了很多方面的事情,還是需要財金聯出面協調各個相關單位。所以新中國第一批正式法定貨幣的會議,就是在這裡舉行。
財金聯的總部和人民銀行總部是在同一棟辦公樓,一到七層屬於人民銀行,八到十層屬於財金聯。從這樣的佈置也能說明兩者之間的從屬關係。和其他的同類一樣,這座辦公樓也是方方正正的火柴盒造型,顯得很沒特點。哦,唯一稱得上特點的,就是大‘門’口那對石獸,別的部委大‘門’口都放獅子,而這裡的石獸卻是貔貅,一對漢白‘玉’的貔貅。
柳楊洋洋灑灑的說了一大通金本位的優勢後,總結道:“……綜上所述,金本位是目前世界的主流幣制,我國目前的銀本位也應該改為金本位。”
共和國的幣制改為金本位,這是中央早就決定了的,今天只不過是給下面部‘門’通個氣。新中國決定改變幣制也是正常的,儘管在貨幣史上,銀比金更早地充當本位貨幣。但在充當貨幣商品方面,黃金遠勝於白銀。西方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銀本位制先是過渡到金銀複本位制,19世紀20年代後又為金本位制所取代。到了19世紀末,隨著白銀採鑄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白銀的價值不斷降低,金銀之間的比價大幅度‘波’動,影響了經濟的發展,除中國外,各國先後放棄了銀本位制。
原時空歷史上,中國直到1935年才放棄銀本位,並不是中國人不知道金本位的好處,其中主要原因一是政局不穩,軍閥‘混’戰幾十年,沒有一個強力的中央政f要改幣制那就是做夢。其次的原因就是當時的原因就是黃金不足,沒有充足的黃金做準備金,拿什麼實行金本位?而炮黨政權是個買辦政權,對於他們來說,寧可把國內黃金拿去換外匯,也不願作為本國的準備金。
而本位面的情況就不一樣了,科社黨政權相當穩定,對國家的控制力甚至遠超紅朝,其控制力之強可說前所未有。所以對於國內來說,以科社黨的實際控制力和威望,無論實行哪種本位制都沒有問題,別說銀本位改金本位,就是改糧本位、鹽本位都沒有問題,哪怕直接上信用貨幣也不愁人民不認賬。
不過,拿到國際上的話就不行了。你不用金本位貨幣,那就不能拿出去買別人的東西,國際‘交’易別人不認賬的。如果像原時空的紅朝初期那種情況,和外國的貿易較少,而且主要以易貨貿易為主,當然也不用擔心本位問題。但本位面中國與國際的貿易量非常巨大,還有要用金本位才好,否則別的國家不認就比較麻煩了。
目前的國際貿易,都是先把銀元折算成同時的黃金計價,反過來也一樣,而白銀一直在貶值,黃金一直在升值,所以使用銀本位的中國在貿易結算時就非常吃虧。比如按照統計局的計算,去年一年因為金銀比價造成的損失,就高達1700萬元,這都夠修條成渝鐵路了。而且今後的貿易量還要加大,金銀價比也要加大,這損失就更大了,所以改革幣制是必然的。
這麼個虧法,而且是還虧得很莫名其妙,這誰也受不了啊!
“柳楊,我國的貨幣含金量確定了嗎?”文德嗣問道。
柳楊點點頭,答道:“已經確定了,按照今年一月一日的黃金價格,我們的貨幣含金量是每元0。75232克24k純金。這也是我國目前流通的銀圓折算黃金的數量,就是說,我們的發行的新幣會與舊銀圓進行一比一兌換……不過,隨著銀價的不斷貶值,我們政f要吃些虧。”
文德嗣笑了笑:“這不是問題,虧點就虧點,我們政f吃了虧還可以從外國那裡找回來,一般的老百姓可沒這本事啊……好,你繼續介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