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1/4 頁)
不過現在和原時空的事件‘性’質已經完全不一樣了。現在是中美聯手坑歐洲,中國不但從中撈了一大筆,還順便處理掉那些不聽話的舊權貴勢力,又讓外資銀行從中國地盤上賠了老本,信譽大跌。還可以趁機完善國內的金融體制,把籬笆紮好。真可謂一石數鳥。
第158章“一五計劃”(6)
共和2752年(西元1911年)1月20日,武漢,國務院。
當下的國務院位於武昌區,毗鄰東湖,現在大部分的中央政府機構都坐落在從東湖到沙湖這一帶,尤其是東湖,四周都是中央機構。
由於武漢只是臨時首都,所以這些政府建築,並沒有搞得太誇張奢華。而且為了趕時間,絕大多數部門的辦公樓甚至說得上粗糙。當然,這只是用後世的眼光看。因為它們大部分都是採用了後世最簡單的辦公樓構型,外表幾乎沒有任何漂亮的修飾。
尤其是為了提高建設速度,這些樓盤的圖紙幾乎完全一樣,最多就是細節上有點修改。從天空看下去,清一色的十層框架式樓房,就像一群灰色火柴盒散落在湖泊之間。不過,這種以後世眼光看來很乏味的“水泥森林”,在這個時代卻是相當高大上的東東,不用說其他,單單樓房內的電梯和中央空調就相當牛叉了。
在這堆外形一模一樣的建築當中,只有極少數的幾棟比較有特色,國務院總部就是其中之一。這是一座佔地2公頃的仿古建築,是古典閣樓與水榭樓臺相結合的建築風格,主體是一座十;二層的仿古式樓房,因為這座樓房的截面是等八邊形,所以又被人稱為“八角樓”。
今天是國務院的年終總結會議,各部委代表都集中到了頂樓的小會議室開會,今天的發言主要是他們。文德嗣和軍委以及其他機構代表也出席了會議,他們就不是主角了,基本上就是帶著耳朵去聽。
會議主持人是國務院總理張立錚,他首先概略性的介紹了去年的國內情況:“……從去年的統計資料看,我國產業規模增幅比較理解,最明顯的是工業。相比前年(1909年),礦山等原料工業類增加412%,機械冶金等重工業類增加了570%,五金紡織等輕工業類增加了256%,化工類增加了377%……其次,農業增幅也較為理解,農業增加432%……林業增加……漁業增加……。再次是第三產業……”
“……當然,以上資料看起來大,那是因為前清的工業基礎薄弱,所以我們一旦開始建設,資料上就體現得非常明顯。而農業的情況也差不多,前清的小農經濟模式是非常落後,經過我們的整合之後,現在我國的農業已經向【工業化農業】過度,再加上水利灌溉、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的投入,以及良種、機械化、畜力的推廣,因此增長幅度也非常明顯的……下面請各部委代表按預定順序發言,對各自負責的事務進行總結……”
張立錚說完就坐下去了。副總理兼財政部部長蕭圖走到講臺上,這位部長以前是星科集團的財務總監,文德嗣起義後,他就很自然的成了科社黨政權的總會計師。
他開始發言:“同志們,先生們,女士們,下面是我們財政部的總結……去年,我國政府總收入是18。58億元,其中稅收為9。88億元,其中關稅3。85億元,所得稅1。55億元,企業直接稅1。87億元,農業稅1。15億元,交易稅和流轉稅2。45億元……國有企業、國家參股企業和海外投資利潤所得為7。73億元入……除了以上專案,還有一些不計入財政總收入的其他專案收入,由於這部分收入不全是貨幣,據專家估算,一共約為162。55億元……”
“哦……”一聽到這裡,臺下眾人頓時倒抽一口涼氣。
如果說,27。58億元的財政總收入讓大夥信心爆棚,後面這個不計入總收入的“其他收入”就太嚇人了,搞得好幾位都顧不得會議紀律了,就在下面交頭接耳起來。有些人甚至懷疑是蕭圖唸錯了。
“請問,蕭副總理,這個其他收入的統計沒有問題吧?真的是162億多嗎?”教育部長徐錫麟忍不住站了起來,問道。
“沒錯,徐部長,確實是162。55億。我沒念錯,統計局的同志也沒錯,這個資料是反覆核對過的……”蕭圖笑著解釋道:“這筆收入,主要包括繳獲、查抄、沒收前清皇室、權貴官員、劣紳惡霸的家產,以及我們從海外透過種種渠道得到的一些物資和資金,所以它們有很多不是現金,而是實物。另外,按照規定,沒收的土地、房產等不動產,以及古代文物都是直接成為國家財產,是不計入這部分所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