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2/4 頁)
出現在世界上。
雖然在這個時代,戰列艦才是真正的海上霸主,但來自後世文德嗣當然不會忘了,航空母艦才是未來的海上霸主。所以儘管他現在也在大造戰列艦,但航空母艦也是沒有拉下的。
這艘被命名為“虞朝級”的航空母艦,其實只能算是試驗和訓練性質的航母。大家都知道,航母本身並沒有什麼戰鬥力,它的戰鬥力來源於艦載機。而在目前,中國擁有的航空技術還不能製造出能顛覆戰列艦霸權的艦載機。
儘管基地主控光腦裡的相關資料應有盡有,連圖紙都是現成的,但要把這些東西變成實物,卻不是那麼簡單。不要說中國的工業底子太薄,就算是列強拿到這些資料,也不可能很快就跨過二十幾年的技術差距。
當然,以基地自身的裝置,少量的製造超越時代的飛機也不是不可以,不過現代戰爭拼的是數量,已經不是靠幾件新武器就能取勝的了,再好的武器,數量少了也意義不大。再說,那些“未來”裝置都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文德嗣都是用它們來製造機床、生產裝置等各種“母雞”,而不是直接製造產品。這種極其不划算的買賣,文德嗣是不會幹的。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工藝和技術最好的循序漸進,這樣才能打牢基礎,比現階段主流超前一些的當然是可以,還能拉動技術和工藝的發展,但是超前太多就不是好事了。就好像讓中世紀的人對著圖紙造出一臺電視機一樣,根本不現實。
所以現階段的航母,主要是作為技術儲備和訓練用品。當然以目前艦載機的戰鬥力,雖然對戰列艦威脅不大,但對於巡洋艦以下的輕型艦艇,以及商船還是很有威脅的,哪怕不能用在艦隊決戰中,但用來偵查、破交以及攻擊敵方輕型艦艇還是很不錯的。
按照中國海軍的命名規則,航母是用朝代名和省級行政單位命名,虞朝是中國的第一個朝代,儘管現在有些學者認為它可能不算一個獨立的朝代,但文總說它算,那它就算了。目前這艘還在船塢中的航母是“虞朝級”的第一艘,如果沒有意外,那麼它今後的名字就是“虞朝號”。
“虞朝級”的設計特徵為包圍煙囪的右側艦島,全通式甲板,封閉式艦首,大方形艦尾。兩座升降機佈置在艦島前後。標準排水量10500噸,滿載排水量13000噸。水線長180米、寬21米、吃水5米,飛行甲板長185米,寬24米。動力系統為八臺重油鍋爐,4臺蒸汽輪機,四軸驅動,六萬軸馬力,最大航速31節,航程8000海里/12節。
主要武器為4座130毫米高平兩用炮,4座75毫米高平兩用炮,4座40毫米雙聯裝機關炮,6座20毫米雙聯裝機關炮,還有10挺12毫米高射機槍。虞朝級可以搭載36架艦載機(含6架備用機)。額定乘員800人,預計造價為814萬元。
文德嗣此時就在船塢旁邊,他問道:“虞朝號大概什麼時候能完工?”
廠長在一邊介紹道:“文總,虞朝號是第一代航母,結構比較簡單,為了加快建造速度,我們把一部分舾裝的工作也轉移到船塢裡。下個月下水後,舾裝的工期就可以壓縮在3個月之內。預計明年2月可以完工……”
“艦載機呢?”文德嗣又問道。
旁邊一名軍官連忙答道:“鄂飛的殲…1h和成飛的殲…2h各送了10架樣機,海航還在做進一步測試,以確定具體選用哪一種。現在我們海航的飛行員正在用3號模擬場地進行起降訓練……”
艦載機飛行員是早就在訓練了,他說的“3號模擬場地”就是一個很先進的模擬場地。整個場地由鋼板構成,和航母飛行甲板的佈局完全一樣,鋼板下面是電機驅動的液壓裝置,可以模擬航母在海浪中起伏搖晃的狀態,非常貼近實際。
“嗯……”文德嗣滿意的點點頭,又指著舾裝碼頭的兩艘艦艇問道:“徐國號和陳國號快了吧?”
這也是兩艘武器貧弱的艦艇,排水量大約七八千噸,從船體可以看得出是用商船改造的。徐國號的後甲板很長,上層建築都集中在前部,後甲板上還有幾部吊車。而陳國號的佈局則相反,上層建築都挪到後面去了,前面甲板上卻一前一後的豎著兩根高高的杆子。目前看來,這兩艘船上都在刷漆了,顯然是建造都已經接近尾聲。
廠長說道:“是的,文總,徐國號水上機母艦下月初就能全國竣工,陳國號飛艇母艦本月底就能竣工……水上飛機和艦載飛艇都已經準備好了……”按照海軍命名規則,水上機母艦和飛艇母艦等搭載普通飛機之外航空器的艦艇,都用春秋戰國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