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3/4 頁)
;日本向右轉;中國向左轉;雙方從前進隊形變為了平行行駛的正統戰列線型。
中國排出的是雙戰列線;祝融號、共工號、倉頡號、有巢號、后稷號、燧人號六艘戰列艦位於右側;貓兒山號、元寶山號、四排山號、天堂山號、戴雲山號、黃崗山號位於左側;兩列2艘戰列艦交錯佈置;領用戰列艦掩護裝甲較薄弱的重巡洋艦。
而日本排出的單戰列線;肥前、丹後、石見、相模、周防、壹岐六艘戰列艦在前;淺間、常磐、阿蘇三艘裝甲巡洋艦在後。
雙方的輕巡、防護巡洋艦、驅逐艦這些輕型艦艇都很自覺的撤到戰列線的側方和後方;輔助艦艇更是躲得遠遠的。在這種戰列線對轟的作戰中;可沒有這些輕型艦艇發揮的地方。
在轉向變陣的這十幾分鍾時間裡;日本艦隊倒是老老實實按照操典條例轉向;而中國的輕型艦艇卻完全沒有照規矩來;它們在撤退到後方之前;就給對面正在轉向的日本艦隊來了一次魚雷齊射。
這完全出乎日本人的預料;甚至他們根本沒有發覺對面的中*艦已經發射了魚雷。
哎;沒辦法;誰讓這個時候的魚雷射程很短呢。此時雙方的戰列線相距最少十五公里;而這個時期的魚雷射程最多不超過五公里;已經遠遠超過了魚雷的射程。再加上此時風急浪高;暗流洶湧;除非是很近的距離;否則這魚雷的命中率完全可以忽略;哪怕瞄準了都打不中;只需幾個浪頭過來;魚雷就不知偏到哪去了;傻子才會這個時候浪費魚雷。
更何況;這個時期的直航魚雷對於發射陣位要求很高;不是隨便打的。在日本人眼中;那些中國輕型艦艇只是在轉向;根本就不像是要發射魚雷的樣子;所以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它們已經發射了一波魚雷。
日本人並不知道;此時正有一群魚雷以節的速度衝了過來。中國的這種“魚-l”60毫米重型反艦魚雷的速度是可調節的;最高時速6節可以跑13公里;46節時速能跑18公里;而用節時速時;可以跑2公里。如果採用最低的37節時速;可以跑到2公里。
現在日本戰艦最近的大約15公里;最遠的大約2公里左右;所以就取了一箇中間值;選了第三檔的速度。
當然;雖然在轉向調整隊形;但兩邊的主力艦們也沒有閒著;數十門主炮不停的響起;開始各自的試射;同時也有打亂對方戰列的意圖。不過雙方都不是業餘海軍;後一種意圖明顯是失敗了。
就在雙方陣型快要調整好的時候;日本戰列後方突然連續響起十幾聲巨響。在戰列線外的艦艇佇列中;騰起十幾團巨大的水柱。
只見衝島號海防艦的水下連續四聲悶響;騰起四股巨大的水柱;隨後衝島號一陣劇烈的顫抖;艦體發出刺耳的撕裂聲;在眾目睽睽下變成三截。2分鐘不到;這艘4100噸的海防艦就消失在海面上;在原來的位置;只剩下幾團漩渦;和一堆雜物垃圾。
不過;比起見島號海防艦它已經算走運了;至少還剩下屍體。見島號海防艦無疑是這次雷擊中最不幸的;它居然人品大爆發一樣的中了八條重型魚雷這艘183年竣工的海防艦不但艦齡老舊;排水量也只有66噸;在八條重型魚雷的攻擊下;它被徹底炸成一堆支離破碎的垃圾了;艦上人員還沒來得及反應;就沉入了海底。嗯;其實照這種情況看;上面的水兵也不可能活幾個。
此外;跟著倒黴的還有文月號和覃月號;它們各自分得了兩枚魚雷;文月號的後半截被徹底炸沒了;覃月號則是被“腰斬”。這兩艘驅逐艦都在三分鐘內“轉職”為“潛艇”了。
“這是怎麼回事?”石見號上的吉松茂太郎被驚呆了。這還正式開打呢;就損失了四艘戰艦;雖然都是舊船;但也夠肉疼的。
“好像是魚雷”參謀長佐藤鐵太郎愣了一會兒;才不確定的說道。
“參謀長閣下;這不可能什麼魚雷可以打這麼遠?”艦長高島萬太郎卻不怎麼看;他說道:“我看著可能是水雷;支那得知我們要來;就先佈置了水雷……”
“胡說;這是遠離港口的主要航道支那就算要佈雷也不可能在這裡。他們又不知道我們確切航向……”佐藤鐵太郎也不贊成這種太理想化的想法。
吉松茂太郎沉默了一會兒;才若有所思的說道:“潛艇一定是支那的潛艇命令防護巡洋艦和驅逐艦分隊;在周圍搜尋潛艇”
隨後;他堅定的說道:“主力艦不要被於擾;否則就中了支那人的奸計;他們就想用這種辦法來打亂我們的陣型哼;我是不會上當的主力艦繼續戰列線作戰;摧毀了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