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2/4 頁)
參謀長佐藤鐵太郎也傻了眼;他支支吾吾好一會兒;才氣急敗壞的吼道:“這是運氣一定是運氣支那海軍才成立多久;怎麼可能有這種炮術。這不科學”
“混蛋;你們還沒好嗎?快射擊快點”佐藤鐵太郎拿起火控室的傳聲筒;聲嘶力竭的叫道。
第196章舟山海戰(三)
“轟轟轟……轟轟轟……”
6點分;日本艦隊終於發起第一輪齊射。很遺憾的是;這次齊射全部落空;最近的一顆落點距離中*艦都有一千八百多米;完全不構成威脅。
在彈道雷達和電子計算機出現之前;雖然很多戰列艦主炮都號稱能做到每分鐘n發的射速;但這個只是理論資料;水分極大。在實戰中;能做到二三分鐘一發的射速;就算是訓練有素了。這倒不是說它們打不出這種射速;只是要達到理論射速;就無法保證命中率。
因為當時的炮戰距離通常都在十公里以上;光是炮彈在空中飛行的時間就需要幾十秒;沒有彈道雷達的話;看不到炮彈落點就無法計算彈道;修正射擊引數。而在沒有計算機的時代;依靠人力計算這一大堆資料是非常麻煩的。
同時因為要趕時間;這種計算就不可能很精確;只能靠一輪一輪的進行不斷修正;所以在當時的海戰裡;前幾輪齊射基本上都是在修正設計引數。想要在前幾輪齊射就擊中對手;那隻能看臉了。日本軍艦也不例外;他們同樣只能打出這種射速。
但中國艦隊能在第二輪齊射就擊中目標;卻並不是靠人品;而是依靠雷達、計算機這些先進的火控系統。可以說要不是現在天氣惡劣;第一輪齊射就能命中目標。
也正是因為有彈道雷達和計算機的支援;當炮彈還在空中飛行的時候;中國戰艦上的火控操作員就已經得出了下一輪設計的修正資料了。所以只要是交戰距離在十公里以上;中國戰艦的主炮射速完全取決於再次裝填的速度;完全可以達到理論射速。
在日本的第一輪齊射還在空中飛行的時候;中國艦隊已經打出了第三輪齊射。
“轟……轟……轟……”這一輪又有三發炮彈命中;肥前、丹後、石見三艘目標艦各自捱了一發。
前面就被炸得濃煙滾滾的肥前號雪上加霜;被共工號發射的…10毫米炮彈擊中了艦身中部的上層建築;左舷放置的救生艇和交通艇的位置;上面幾艘救生艇和交通艇被徹底報銷;並且這枚炮彈穿透甲板後;鑽進了水兵艙爆炸;在裡面捲起一陣腥風血雨。
丹後號被一枚從天堂山號發射的210毫米炮彈擊中艦首;穿透那層薄薄的上甲板後在錨鏈室裡爆炸;將艦首炸出一個一米多的大洞。
這兩艘戰艦雖然負傷;但主炮和火控無損;還保持了相當的戰鬥力。比起來石見號就很倒黴了;燧人號發射的一枚…10毫米炮彈準確的命中了它的後主炮塔;炮彈以一個詭異的角度從炮塔與甲板之間鑽了進去;在炮塔下的艙室爆炸;將炮塔的運動裝置摧毀。於是;石見號的後主炮卡死;轉動和俯仰都不能做了;而且提彈機構也受到波及;失去了作用;後主炮基本上就廢掉了。
6點43分;中國艦隊打出了第四輪齊射。
這次肥前號“連中三元”;一枚210mm炮彈將一號煙囪攔腰炸斷;滾滾濃煙頓時包圍了整個艦橋。一枚…10mm炮彈正中後桅;在把後桅炸斷時;同時將後觀測室掀了個底朝天。最嚴重的;共工號發射的…10mm炮彈從原本炸開的側舷衝了進去;一路上穿透了幾層甲板和幾個艙室;在帶起一片血雨後;在動力艙裡爆炸了。這一擊摧毀了6臺鍋爐和一臺主蒸汽機;左側螺旋槳頓時停車;肥前號的速度大減;並且向左邊拐彎了。
丹後號被一枚210mm炮彈和…10mm炮彈同時擊中艦橋;先到的210mm炮彈沒能穿透裝甲;只是帶來了一陣顫抖;但後來的那枚來自倉頡號的…10mm炮彈卻輕易穿透了裝甲;在艦橋內部爆炸了。丹後號艦橋上面的火控室一片狼藉;所有設施全毀;裡面官兵全都變成了零碎。而且這枚是在接觸火控室地板後才爆炸的;強烈的震動造成了下層指揮艙天花板的崩落;高速飛行的碎片像彈片一樣橫掃下面的指揮艙;造成了十幾人的死傷;副艦長當場死亡;艦長也受了不輕的傷。
石見號也沒怎麼走運;后稷號的一發…10mm炮彈在側舷落入海面;然後像魚雷一樣擊中了它的水下部位;穿透船殼後在水密艙裡爆炸了。劇烈的爆炸破壞了水密門;並在水線下開了一個2米多長;一米多寬的大口子;海水瘋狂湧入
“不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