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第1/4 頁)
而且最重要的是;結構合理的螺旋槳避免了高速旋轉帶來的空泡效應;在原時空日本的氧氣魚雷之所以戰績不佳;很大原因就是因為螺旋槳設計不合理造成的。因為他們的魚雷引信敏感度很高;而不斷炸裂的空泡使得魚雷在執行過程中始終在不斷的震動;大多數的氧氣魚雷都是被空泡震動引發了引信;還沒到目標就提前爆炸了。而經過中國的魔改後;夜叉的穩定性已經完爆日本原版;比如此次德軍使用的魚雷;就沒有一顆提前爆炸了;如果換成日本原裝魚雷;起碼得浪費三分之一。
而現在正在日照當空的時候;海面上反射的陽光給瞭望手們帶來了很大困擾;使得他們的預警距離大幅度縮減。
“轟轟轟……轟轟轟……”
幾分鐘後;英軍艦隊的艦艇周圍就陸續騰出一股股的水柱;同時不斷響起沉悶的爆炸聲。
因為輕型艦艇擋在最前面;所以它們最先倒黴。
第277章本土艦隊的日落(下二)
e:第二更送上
這種艦艇用的“夜叉-l型”60毫米重型魚雷的威力大得驚人;遠遠不是“夜叉…型”450毫米航空魚雷能比的。66噸以下的軍艦隻要捱上一條;基本上就完蛋了;即使不死也只剩半條命。而且此時的艦艇普遍都不注意水下防禦;英國的軍艦就更加明顯了;它們的戰列艦大都只能承受150公斤藥量的水下爆炸;輕型艦艇就更不用說了;而“夜叉-l型”的裝藥量是550公斤
艘輕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直接被炸得支離破碎;還沒等人員撤離就像秤砣一樣沉入水中。還有艘輕巡洋艦和7艘驅逐艦被炸成瀕死狀態;比那些粉身碎骨的同伴稍微好點兒的是;他們還勉強浮在海面上;水兵們還有撤離的機會;不過也要抓緊了;因為這些軍艦都已經是缺胳膊少腿;沉沒只是時間問題。
不過這還不算完;隨後倒黴的是那八艘趕來助陣的裝甲巡洋艦。這些裝甲巡洋艦都是19年以後開工的;相對較新的型號。排水量都超過萬噸;裝備了6英寸(190毫米)或2英寸34毫米)主炮;如果拿到那些落後國家;比如以前的俺大清;肯定都是妥妥的主力艦。不過在英國這樣海軍強國眼裡;這些裝甲巡洋艦都是被淘汰的東西。
它們剛剛趕到戰場就受到了魚雷們的熱烈歡迎;只聽一陣巨響;勇士號被三條魚雷擊中;斷成三節沉入海中。愛丁堡公爵號、黑太子號、漢普郡號分別捱了一到二發魚雷;直接被打成半殘;癱倒在海面上。只有科克倫號、牛頭人號、防禦號和夏農號運氣比較好;沒有捱上魚雷。
最後就輪到距離最遠的三艘戰列巡洋艦;不能動彈的厭戰號首當其衝;左舷中了兩條魚雷;艦體大量進水;已經開始傾斜。馬來亞號被一條魚雷擊中艦艏部位;艦艏被炸得支離破碎;破開的大洞使得它的航速再次降到只有15節。
巴勒姆號雖然好運的避開了所有的魚雷;卻在規避過程中被德國戰巡連線擊中七發重磅炮彈。
不過英國人也不是隻會捱打;他們的反擊也同樣犀利。
毛奇號因為在之前的戰鬥中了一條魚雷;雖然沒有大礙;但也影響了一些航速;因此成了英國戰列艦集火的目標
2∶44。毛奇號連線被厭戰號擊中4發3l毫米炮彈;其中一發炮彈擊穿了側舷裝甲帶;並鑽進副炮彈藥庫爆炸。殉爆的彈藥庫把毛奇號的右舷艦體炸飛了一半;不到十分鐘;毛奇號就帶著熊熊烈火側傾在海面上。
它的姐妹艦戈本號也不幸成為英國裝甲巡洋艦的目標;雖說戰列巡洋艦是為了對付裝甲巡洋艦發明的;兩者是天敵的關係。但這是指單挑;如果是群毆的話;那就是另一回事。比如戈本號;就遭到了艘英國裝甲巡洋艦的強力圍觀。足足捱了十幾發190毫米和24毫米炮彈;整個上層建築被打得稀爛;連煙囪和艦橋都被炸塌了;同時引發了火災;而速射炮的彈藥庫也被火災引燃;引發殉爆。戈本號整個艦體都被濃烈的煙霧和火焰包圍;徹底失去戰鬥力。
興登堡號也被馬來亞號擊中了兩次;一座前主炮被摧毀。
再把畫面轉回到主力艦隊。
13∶6。此時雙方的決戰已經進行了半個多小時;隨著戰鬥的繼續;雙方的距離到現在已經拉近到了18公里;絕大部分軍艦都捱了對方的炮彈。
英國人的優勢在於重炮數量更多;口徑更大;軍艦航速更快。而德國人的優勢是命中率更高;並且軍艦防禦力普遍要比英國同級艦高一個等級。
俗話說“逗比政策結碩果”;英國佬那偷工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