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第2/4 頁)
,所以來得很快……”遠坂凜說道:“他要求和您見一面……”
“好,那就安排下午和他見上一面吧……”文德嗣嘴角露出一絲笑容。
本位面的俄國布黨並沒有像原時空那樣等到十一月才翻臉,因為科爾尼洛夫這個小白在7月就政變了,使得布黨比原時空更早的掌握了彼得格勒的武裝力量,所以他們的行動提前了。
當時科爾尼洛夫的軍隊一瓦解,與赤衛隊聯絡緊密的布黨就立刻回到前臺,臨時政府的威信跌到谷底。總理克倫斯基為挽回頹勢,就計劃使用臨時政府尚存的力量,對彼得格勒的布林什維克領導層實施逮捕,再與基層談判。但是,他的計劃卻被人洩露了出去。知道“好基友”老克要動手,烏里揚諾夫同志自然不會傻等,他立即就準備翻臉了。
順便說一句,烏里揚諾夫和克倫斯基這兩個是青梅竹馬的好基友,他們中小學都是同學和鄰居,克倫斯基的老爸還是烏里揚諾夫的中學校長兼老師。兩個人的關係不是一般的好,烏里揚諾夫親熱的稱他為“小拿破崙”和“小牛皮家”,不過後來因為政見不同就反目成仇了。呃,這也算是相愛相殺吧,誰知道呢……
9月7日,烏里揚諾夫領導的布黨就搶先動手,開始了二次革命。當晚七時,布黨骨幹托洛茨基領導赤衛隊員、士兵和民眾包圍了臨時政府的所在地“冬宮”。而這時候,克倫斯基正在和他的部長們開會,討論怎麼搞定布黨。
克倫斯基知道布黨已經包圍了冬宮,頓時就嚇尿了。他見勢不妙,就在第二天早上忽悠那些可憐的部長,說他決定親自去迎接開來的增援部隊。而實際上,這個傢伙卻是乘上英國大使館的汽車自己跑路了。
老大都跑了,剩下的那些部長哪裡還有心思抵抗,所以布黨在第二天就很輕鬆的徹底控制了彼得格勒,幾乎是兵不血刃,連槍都沒開幾下。
克倫斯基逃出彼得格勒後,就跑到了北方戰線司令部,馬上組織人馬準備反攻。但他只有嘴炮技能max,軍事能力基本上是零。於是他的最後抵抗也很快的撲街了,到了10月25日,感到無力迴天的克倫斯基又一次忽悠自己部下,讓他們先頂著,自己去彼得格勒和布黨談判。但是他根本沒去彼得格勒,而是化妝成女人逃跑了。隨後他又潛逃到芬蘭,最後逃到了荷蘭。
所以本位面的俄國二次革命應該叫“九月革命”(公曆、格里高利曆)或“八月革命”(俄歷、儒略曆)。
第329章高爾察克的求助
不管是“八月革命”還是“九月革命”,總之現在布黨已經控制了俄國的局面,
布黨掌權後,宣佈成立“工農臨時政府”。要求立即舉行立憲會議選舉,並要求排除自由主義少數派憲政民主黨,建立清一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府。儘管布林什維克的強制奪權行為引起各黨派的反感,但由於對憲政規則的長期追求,社會革命黨、孟什維克等大多數左派政黨選擇接受了立即舉行立憲會議選舉的要求。而自由主義傾向的憲政民主黨則遭到布林什維克的鎮壓。
不過,這個政府卻並沒有得到各國的承認,列強們都還在觀望中。因為原來的臨時政府也沒有完蛋,他們現在只是丟掉了彼得格勒和幾個附近地區,臨時政府殘黨和布黨的反對者們聚集在了莫斯科,準備繼續和布黨死捏。
事實上,現在布黨的實力和它的反對派比起來並不佔上風,但那些反對派卻是一盤散沙,沒有一個領導核心,都是各自為戰,偏偏又一個能打的都沒有,自然幹不過組織嚴明的布黨。
不過後來布黨又幹了一件不厚道的事情,他們在起義成功當天夜間,就召集了自己的幾個盟友,揹著其他黨派,單方面召開第二次全俄蘇維埃大會。在會上透過了向工農與士兵代表蘇維埃移交權力的法令,透過了烏里揚諾夫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大會成立了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由101人組成,其中布林什維克62名,左派社會革命黨人29名,社會民主工黨6名,其他黨派4名。大會成立了人民委員會,烏里揚諾夫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斯大林當選為民族事務人民委員,托洛茨基當選為外交人民委員。
這屆政府全由布黨組成。雖然農民普遍反對他們,但布林什維克黨仍然把他們自己視為工農兵聯盟的代表。同時他們在這次會議上還確定了自己的標誌。
原本布黨是準備使用“鐮刀錘子”標誌的,但是很不幸,這個標誌已經被中國科社黨給“搶注”了,現在早已成為“科學社會主義”的旗號,且已經得到了主流輿論的承認,現在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