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部分(第2/4 頁)
。當然,文德嗣一向還是講究吃相的,要動手自然得有說得過去的藉口。然而開戰這種事情,區區一個間諜案肯定是缺乏足夠說服力的。
不過嘛,藉口這種東西只要是需要總是能找到的,就算找不出,咱可以自?製造啊。
文德嗣這次為這頭鴉片牛準備了三把宰牛刀,分別用在“馬來亞”、“大洋洲”和“印度次大陸”。文德嗣不想把鴉片牛搞死,只是準備割下這幾大塊肥美可口的牛肉而已。至於鴉片牛會不會願意的問題,這個完全不用擔心,現在這個時候也由不得他們不願意了。
…………………………………………………………………………
英屬馬來亞,吉隆坡,大通礦業有限公司。
大通礦業是馬來亞最大的礦業公司,當然這是一家中資企業,掌握了當地三分之二以上的錫礦,以及三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氣,還有一部分鐵礦和鈦礦。現在馬來亞的華人數量已經達到了140萬左右,其中本地華人大約有100萬出頭,另外將近40萬都是各個礦業公司和農業公司的工作人員,這些人只是長期在此地工作,並不沒有移居此地。
不但馬來亞如此,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和南非這些英屬殖民地,都有很多中資公司和大量的工作人員。這都是當時英國佬沒辦法了,才開了這個口子。在當年的地中海大戰當中,中國海軍俘獲了奧匈和義大利的三艘無畏艦,因為這些艦艇的效能不足,改進潛力也很少,中國海軍看不上,最後就賣給了急需戰列艦的英國人。
不過那個時候的英國手裡也很緊張,拿不出那麼多錢,於是中國就讓英國拿出殖民地的礦產開發權作為補償。作為購買戰艦的代價,英國除了支付價值100萬英鎊的物資之外,英國還向中國開放了加拿大、澳大利亞、馬來亞、印度和南非等殖民地的礦場,允許中國企業在當地購買地皮建廠,以及勘查和採礦,稅率與本地企業一致,並允許中國向這些地方派遣長期工作人員。
不過因為後來風起雲湧的殖民地獨立運動,印度和南非這兩個重災區一直就沒消停過,天天都能聽到槍炮聲。在這種情況下,該地的中資礦產公司自然發展得很緩慢。而發展得最好的,就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這幾個社會安定和平的地方。
馬來亞的情況介於兩者之間,當年的殖民地獨立運動這裡也同樣搞得很嗨,但是這裡的土著戰鬥力不行,很快就遭到了英帝國主義分子的殘酷鎮壓。影響雖然有,但是並不大。
而且這裡比起其他地方有幾個好處,就是這裡原本就有不少華人,民間基礎比澳新加拿大都好多了,然後就是距離中國很近,移民非常便捷。所以中資礦業公司在這裡的發展速度,是所有英屬殖民地中最快的,華人數量也是最多的,遠遠超過加拿大和澳大利亞。
這裡的華人數量從20年代開始,就增加非常之快。在一戰結束前,英屬馬來亞的華人大約是30萬,這個數字包含了早期移民和鴉片戰爭後的新移民。到了20年代中期,馬來亞獨立運動被鎮壓之後,土著人口銳減,急需勞動力的英國殖民當局非常頭大。如果是在原時空,他們會引進印度人,但是本位面不一樣啊,印度那邊鬧騰得更厲害。
在一戰後期爆發的獨立運動之前,馬來半島上的土著大約有250萬人,到了1926年獨立運動被英國基本鎮壓後,這裡的土著居民就只剩下不到百萬了,還大多數是婦孺,青壯男丁在十年的拉鋸戰中損失殆盡。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默許了中國的大量移民。雖然他們是很不情願的,但是一方面和中國達成礦產開發的相關協議,中國有權向自己的企業派遣勞工。另一方面就是他們也找不到其他渠道補充當地人口。沒有足夠的人口,這裡的資源就沒辦法轉化為國力,這是急需進補的英國無法容忍的。所以,他們就是再不情願,也只能默許中國人過來了。
此時,在大通礦業公司的小會議室裡,正在召開一次會議。不過與會人員,卻並不限於大通礦業的人,還有不少是當地的農業公司、漁業公司等機構的負責人。
“各位同志,各位同胞,國內發來了最新指示……”林登萬拿出了一份檔案,在手裡揮舞。他此刻β面紅光,整個人看起來都處於一種興奮狀態。
林登萬的實際年齡應該快有四十多歲了,但外部看起來卻只是一位三十出頭的年輕人,長得儀表堂堂。他是大通礦業的總經理,同時他也是當地華人勢力的首領。
在二十多年前,馬來亞這塊地盤是沒有人知道林登萬這號人物的。這位老兄是1912年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