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部分(第4/4 頁)
可見的冰川。這些東西才是南極洲近期能提供的最大資源。
至於為什麼要冰川,這都是為了大洋洲。眾所周知,大洋洲這塊地方是非常缺水的,除了南部和大分水嶺東部等少數地方,中西北部等其他地方都缺水缺得要死。缺水的話,啥事都幹不好。所以文德嗣就把主意打到南極洲了。
他準備在大洋洲搞上幾個超級工程,由幾條貫穿大洋洲內陸的人工運河為骨幹,加上各種大大小小的輸水管網以及幾百座人工湖組成的水汽網路,這就是“南瞻綠洲計劃”。
這個超級工程的目的是以改造大洋洲的氣候為主,主要是分成兩部分,東部工程和西部工程。東部工程就是在大分水嶺開上幾個水汽通道,增加大自流盆地的降水。這樣一來,整個大自流平原的降雨量會提升一倍以上,再也不會擔心河流斷流了。
另一個就是西部工程,主要是改造中西北部的荒漠。因為在澳洲中部,還有麥克唐奈山脈和馬斯格雷夫嶺等中部山脈,所以僅僅是打通水汽通道的話,也只能增加大自流盆地的降水,無法讓中西北的氣候改善多少。
這就需要另一個辦法,在中西北部的荒漠建設一系列的人工湖泊。每隔幾百公里就建一座大型人工湖,幾十百多公里一座中小型人工湖,利用湖泊的蒸發,造成一個個比較溼潤的小氣候區域。靠著這樣的辦法,增加內陸的水汽,再配上23世紀的生物黑科技成果,這樣一步步的逐漸改善大洋洲的環境。
要建造這些湖泊,就需要大量的水,直接用海水直接簡單,但是之後周圍的土壤就成鹽鹼土了。可如果用淡水的話,大洋洲東南部又分不出這麼多淡水,而南極洲這個大陸就有全世界最多的淡水。所以文德嗣就準備利用那些冰川,當時候在大洋洲南部建立幾個大型海洋水庫,用大型拖輪將冰川拖過來。冰川運到後,拖輪就開出去,然後關閉閘門,把裡面的海水抽空,冰山融化之後,就是淡水了。
然後再用大型水泵把這些淡水輸送到人工湖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