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部分(第2/4 頁)
他們此時位於西澳和南澳的交界處,也就是後世的納拉伯國家公園境內,左邊是浩瀚的維多利亞大沙漠,右邊是煙波浩渺的大澳大利亞灣。
在第11裝甲師佇列的中後方,一輛“白澤式”裝甲指揮車碾過了乾燥剝蝕的石灰岩地表,履帶卷著一些石灰岩碎屑灑得到處都是。
徐琛陸軍少將看了看窗外,他隱約看到一隻澳洲野狗慌慌張張的向海邊跑去了,該地的袋鼠和鴯鶓們早就跑得無影無蹤了,這隻澳洲野狗不知是膽大還是咋的,居然現在才跑。這片平原上有很多石灰岩洞穴,這條野狗很快就找到一個鑽了進去。
就在這附近,有一處重要的考古遺址——庫納爾達石洞,是兩萬年前的土著人留下的,當然徐琛將軍並不知道,這洞穴現在還沒被發現呢。哎,就算他知道了也不會有什麼興趣,他又不是特考委的。
“這裡真是最好的裝甲戰場,澳大利亞人選的好地方……”徐琛看了看四周的地形,滿意的點點頭。
旁邊的年輕參謀不以為然的說道:“師長,澳大利亞的裝甲力量實在太薄弱了,估計還不夠咱們熱身呢……”
這第11裝甲師可是兩位數序號的甲種師,戰鬥力極為強大。下轄三個裝甲團,一個機械化步兵團,一個自行火炮團,一個陸航團,還有防空營、反裝甲營、戰鬥工兵營、導彈營、裝甲偵察營、聯合勤務營、直屬裝甲營等單位。總兵力26220人,共有11個戰車營385輛大熊貓和小熊貓裝甲戰車,6個機械化步兵營400餘輛步兵戰車,還有400多輛其他裝甲戰鬥車輛和自行火炮,以及216架飛機和直升機。
不過這種重型師雖然戰鬥力強大,但弱點也很明顯。因為該師的重型裝備數量太多、體積大,無法進行大規模的空運,難以形成整師的快速戰略機動能力。另外該師自身建制內的運力有限,需要得到至少集團軍一級的後勤支援。
最重要的就是他們很挑地形,該師的主戰坦克和戰鬥車輛受地形的影響較大,在密集叢林、山嶽地帶和水障礙地形上的作戰威力難以發揮,更不適宜在城市化的地形上作戰。
而現在這片納拉伯平原可不是地形複雜的地區,一大片平平坦坦的岩石平原,連顆樹都沒有,最高的植物就是那些半人高的灌木。這樣的地形可就太適合他們了。
“哈哈哈,有得打就不錯了……”徐琛笑了笑,說道:“現在我總算知道文總為什麼把我們11師放到吉地島那個鬼地方,原來是文總早有準備啊……”
吉地島就是帝汶島,“吉地”這個新名字是出自《星槎勝覽》,這本書將該地稱為“吉里地悶”。帝汶島那地方高山連綿,海岸陡峭,一些沿海平原還是定期氾濫的紅樹沼澤區,這種地方肯定不適合第11裝甲師這種重型部隊。
可文德嗣偏偏去年就把他們從安西軍區調過來了。一開始11師的官兵們都想不通是為什麼,在幾個月前中澳關係緊張後,他們總算明白了,這就是在對袋鼠施壓啊。但是就算是徐琛,也沒想到踏上澳洲大陸的這天會來得這麼快。這可真是說打就打,最後通牒還沒發出,就命令他們上船了。最後通牒發出時,他們的船隊也已經啟程了,到了最後通牒期滿,他們的船隊已經到了澳大利亞西北角的卡那封外海的沙克灣。
接下來就簡單了。
先是空軍的轟…10“座山雕”戰鬥轟炸機出動,用“鷹擊6”空地導彈對卡那封海防要塞群進行精確打擊,然後就是轟…11“大鵬”遠端戰略轟炸機對要塞群進行鐵炸彈洗地。
隨後,海軍就開始發動攻擊,第三航空母艦支隊的“南綏號”和“金洲號”航母上起飛的殲…14“短尾雕”,第三兩棲支隊的魏國號和楚國號兩棲攻擊艦上起飛的強…10“海鷂”攻擊機,開始對要塞群剩下的東西進行打擊。
在空襲的同時,兩艘王玄策級和兩艘田單級火力支援艦也跑到了岸邊,用它們搭載的6門280毫米、10門310毫米和4門360毫米重炮對岸邊的火力點和防線進行打擊。
然後就沒什麼了,西澳大利亞這裡的人口本來就少,這個海防要塞只有一個半旅的兵力,不到一萬人。在這樣恐怖的火力打擊下,直接就搞定了九成以上的工事和八成以上的有生力量。半小時後,作為先頭部隊的海軍陸戰隊第8旅就在順順當當的登陸了,一邊鞏固了灘頭陣地,肅清殘敵,一邊控制了卡那封港口。
隨後,搭載第11裝甲師的船隊靠港,開始卸下這支王牌部隊。
在廣闊的西澳荒原上,第11裝甲師這支部隊簡直如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