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部分(第1/4 頁)
小5�僑綣�駝餉粗苯喲蜆�サ幕埃�淙晃牡濾糜芯�緣陌鹽漳苡���殺淨岣叩轎薹ń郵艿摹�
打仗是為了賺錢而不是虧本,這是文德嗣一貫的宗旨,所以他就算要對美國下手,也是要建立在把對方削弱到一定程度才會實行。讓揚基佬捲入世界大戰,無疑就是最好的削弱手段。不過,現在看起來,美國似乎很難捲入戰爭。
文德嗣笑著說道:“從表面看確實是這樣,不用自己動手,坐在旁邊發戰爭財,這多好。但是哪怕那位仙人掌先生以及美國人民自己不想捲進去,但也必須順從美國財閥的意志。別忘了,美國是一個財閥控制的國家……”
“那麼這樣對美國財閥有什麼好處呢?”陶成章問道。
文德嗣笑道:“好處多得很啊。別的國家再怎麼買東西,其規模哪裡比得上自己的政府採購呢?現在的英法德意都是工業國,他們自己就有相當的生產能力,一些附加價值高的東西比如重灌備,他們是不太可能外購的。除了成本考慮,就是裝備體系的問題,美國也不可能專門開幾套外國武器的體系。更重要的是,別的國家買了東西,會存在一個欠款收回的問題,要是他們借款的國家完蛋了,這錢就打了水漂。而美國自己的政府採購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他們只要想收回欠款,隨時都可以的。”
“所以美國是絕對會加入戰爭的,這是美國財閥和軍火集團的共同利益所在,是不可逆的。只是我們現在還不能確定,他們會從哪裡開始,當然他們自己無法確定……”文德嗣笑得很神秘。手機使用者請訪問
第546章生意大好(上)
ps:在本書貼吧有地圖更新,二戰前1939年8月的世界形勢圖。有興趣的朋友自己去看。
另外,求票票支援,名次掉得太多了,臉上不好看……
………………………………………………………………
中國,山麓乳品公司。
自從歐戰爆發之後,中國各個企業的生意就開始好了。中國企業都知道,一旦歐洲爆發大戰,接下來就是大家大撈特撈的時候了。現在中國的很多大企業都是藉著一戰的春風發展起來的,得益於當時交戰雙方的大量訂單,中國的國有企業以及星科集團根本吃不完,再加上文德嗣有意扶持民族工業,就漏了很多單子給民間,於是中國的民營企業在一戰期間的發展簡直像是變魔術一樣,用雨後春筍、日新月異來形容完全不為過。
山麓乳品公司也不例外,這傢俬營乳品企業就是在一戰中發家的,當時的交戰國特別是被截斷了海上交通線的同盟國,歐亞鐵路就成了他們最主要的物資供應線,其中最大的賣家就是中國了。由於戰爭動員後,各國的生產力都主要向軍工傾斜,再加上大量動員造成了農村勞動力不足,使得民用品和農產品都出現大量缺口,就不得不向中國為首的人革聯國家求購。
這些產品包羅永珍,涵蓋了日化、五金、機械、電子、紡織、食品、藥品等等各方面,特別是食品這種生活必需品。到了戰爭後期,同盟國不但是麵粉、大米這類糧食無法自給,就連乳製品也同樣面臨著生產不足的狀況。
山麓乳品最早就是一家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廠,就是因為接到了一個發改委分來的同盟國單子發家的。三千噸幹乳酪和黃油,對於這樣的小工廠來說實在太多了,在平時根本不可能有這麼多的單子。
不單單是山麓乳品公司,應該說整個中國的乳製品行業都是因為一戰才走進了春天。在一戰之前,中國的乳製品行業規模都不大,除了幾家國營企業,其他的都是小廠,而且產品數量也很少。
這主要是因為東西方的飲食習慣不一樣,東方人特別是當時的東方人,很少以乳製品為食。就連牛奶、酸奶也都是科社黨起兵後,才開始在自己地盤內強制推廣,乳酪和黃油這些個東西就更不用說了,除了一些牧民,以及經營西餐和點心的店鋪會用一點,別的時候根本沒人用。而在西方國家就不一樣了,人家是將乳酪和黃油當做了日常飲食的重要成分,甚至有人少吃一頓都不行,因此需求量極大。
當然,隨著中國經濟騰飛般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出現了飛躍性的提高,大吃貨帝國自然就日益顯出了本來面目。一些以前很少吃的,或者沒條件吃的東西,也逐漸出現在了人們的餐桌上,像乳製品這一類食品自然也不例外。在近二十年來,中國的乳製品市場發展得非常迅速,其產業規模比之前幾千年加起來都大。
經理紫風在庫房中巡視,他隨意抽檢了幾箱乳酪,滿意的點點頭。然後對旁邊的庫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