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第3/4 頁)
。”
次輔謝遷嘆氣,一手‘揉’了‘揉’眉頭,道:“如今,可真的是宦官擋道了,咱們諸位,也是要多費心了。”
宦官擋道,這世上,從來都不缺乏的就是‘奸’佞小人。
別看現在,朝廷上的大臣各個都是忠君愛國之臣,可這隻能說是暫時的,或者說,這都是以前的事情了,即將化為歷史。
身為內閣大學士,這點眼光,還是有的,看事情,不說是非常之準,可是,卻也差不了多少的。
是以,現如今,朝廷的局勢雖然還沒完全惡化,可是,內閣,卻能夠肯定,日後,朝廷的局勢,是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的。
君子重臣被排擠出朝廷,而,‘奸’佞,善於阿諛奉承之臣,則會大量別提拔的。
這,其實是一種歷史規律。
君主賢明,則朝廷賢臣,少‘奸’佞,天子昏庸,則朝廷慢是阿諛奉承之輩。
這個規矩是不變的,如先帝在的時候,朝廷肅清‘奸’佞,親君子遠小人。
而如當今聖上這般,自然是君子遠去而小人常在了。
“就怕我等孤木難支啊。”
楊廷和嘆氣,不是他打退堂鼓,而是在說一件事實。
一旦局勢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下去,別說是朝臣了,就是他們內閣,也會被惦記上的。
或許,最開始的時候,劉瑾沒這個膽子,可是,膽子都是越來越大的,越來越膨脹的。
劉瑾現在所展現出來的,和以前,其實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樣子,是以,到最後,劉瑾把手伸向他們內閣,也不是不可能的。
只要朝臣有靠攏劉瑾的,隨之靠攏劉瑾的朝臣的增多,或者畏懼劉瑾的,早晚有一天,劉瑾會把手伸向內閣的。
要知道,貪婪,是人類的原罪。
尤其是內閣,還缺那麼一位閣員,這些,都是明擺著的事實,內閣雖然知道,可是,卻又無濟於事。
‘奸’佞當朝,是絕對會對他們內閣發起攻擊的。
“提這些做什麼?”
首輔劉健不滿的冷哼了一聲:“咱們內閣,做好咱們該做的事情,無愧於心即可。”
“有些事,自是該留給後來人去做的。”
說到這個,劉健卻是想起了曾毅,嘴角,竟然浮起了一絲笑意:“放心吧,就算咱們這些老傢伙,全都告老了,曾毅那小子,定然不會坐視朝局如此‘混’‘亂’的。”
“曾毅那小子,在下一盤大棋,真不知道這小子是如何的才智,如此的年紀,竟然有如此的報復。”
“或許,劉瑾的‘亂’政,也在他的算計當中,也未可知?”
首輔劉健的話,卻是讓內閣一下子再次安靜了下來。
朝廷的官員,其實,也都是俗人,只不過,站的更高一些,懂的更多一些罷了。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順勢而為,這才是最高的境界。
若是想要改革,豈會是那麼容易的?
內閣的幾位大學士,豈會沒想到過?就是先帝在世的時候,先帝也是提起過的,只是,先帝初登基的時候,大明朝國庫空虛,經不起絲毫的折騰。
好不容易有了中興的起‘色’,還來不及革新,先帝就去了。
現如今,當今天子登基,曾毅雖然不會來財,可卻是抄家等得來了不少的金銀,全都在國庫放著呢。
連當今聖上要動用,都被曾毅給擋了回去。
這些金銀留著做什麼用,內閣心裡,也都大概清楚,日後一旦改革,到時候,定然會有不少用金銀的地方,現在,是國庫充裕了,可是,省著點,還是好的。
曾毅走的雖然是偏‘門’,且,這個方法不可常取,可,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下,還是快以用一用的。
而曾毅既然一開始就在謀劃改革,以曾毅的才智,及錦衣衛的情報,曾毅豈會不知道劉瑾的所作所為?
是以,只能說,若是內閣對曾毅的猜測不假,曾毅在下一場大棋的話,那,曾毅就是刻意讓劉瑾出來鬧事的。
只有讓劉瑾出來鬧騰,徹底鬧騰夠了,把朝廷給鬧的‘混’‘亂’不堪了。
到時候,民心抱怨,‘奸’佞當朝,曾毅才能站出來,振臂高呼,肅清朝政,到時候,曾毅進行全面的革新,將會如同碾壓一般,遇到的阻礙,將會是極少的。
因為,那個時候,所有的利益,其實都被佞臣們佔去了。
而且,民心可用,曾毅革新,不僅可以排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