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3/4 頁)
,是一筆巨大的無謂的支出,全都淪落進某些官員自己的口袋了。
若說是內閣不震怒,那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內閣首輔劉健,他是內閣首輔,百官之首,百官之師,戶部的緊張,他是知曉的,哪次戶部有困難,哪次,年關將近的時候,戶部都是要跑來內閣找他這個首輔哭訴的。
且,戶部雖有戶部尚書管著,可是,各項支出,卻都是要他這個內閣首輔來安排的。
這種緊巴巴的日子,沒人比劉健更清楚了。
也正因為此,劉健才會對曾毅的行為很是無奈,其實,甚至,若非是身份原因,怕是劉健亦會為曾毅的行為所拍手叫好的。
雖說曾毅在奏摺內沒有提及抄家及南京四十九衛吐出銀子的數額,同樣沒有提及這些銀子是否運回京城。
可是,劉健卻是不擔心曾毅會胡來的,
不可否認,曾毅在查案的時候,行為,或許會讓人無法理解,可是,其本人,卻絕對不會貪墨的,這點,就算是劉健,也不得不承認曾毅的正直。
在河南的時候。
曾毅的身邊,可不是沒有內閣的人的。
可結果,曾毅硬是一分一厘都沒有貪墨,甚至,最初的時候,就連收留一個家院,因功賞賜的銀兩,只因為牽扯到了自身,還在奏摺內提起了。
這樣的人,就算是之前,劉健對曾毅有所芥蒂的時候,也是相信曾毅不會貪墨的。
只不過,這些銀子,劉健也知道,肯定是不會全部運回京城的。
怕是有一部分,都是要用在南京軍備上的。
不過,剩下的銀子,等曾毅回京的時候,是肯定會帶回來的。
只要知道這點,就足夠了。
“其實,那鎮守太監,曾毅殺的卻是太妙了。”
李東陽猛然笑了起來,嘴角帶著一絲深意,和他想熟的人都知道,怕是這老狐狸,又想起什麼點子了。
而內閣的幾位,卻又都相熟的很。
是以,都知道,李東陽這表情,絕對是想到了什麼事情。
“現如今,宮中正鬧的厲害,烏煙瘴氣,這一切的源頭,可不就是這些個太監們嗎?”
李東陽呵呵笑著,捋著下巴的山羊鬍須:“曾大人的奏摺上不是說了嗎?南京鎮守太監,以權謀‘私’,同南京兵部尚書截留南直隸兵備,虛報南京兵丁,禍害朝堂,動搖社稷根本……其罪當誅。”
以李東陽內閣的身份,稱呼曾毅為曾大人,若是真的認真論起來,是不為過的,可是,現如今,內閣中並無外人。
是以,李東陽這稱呼,可就有些奇怪了,在結合他後面說的話。
內閣的幾個老狐狸眼中都有了一絲的‘精’光。
李東陽的意思很明顯了,既然內閣說不動宮中的那位,動不得其身邊的太監,可是,總是有人能的。
這個人,就是曾毅。
曾毅和皇帝認識的時間不算久,可是,關係,卻是非常好的,這是滿朝文武都知曉的。
可是,曾毅也擺明了,不願意攙和進這件事,是以,提前遠遠的跑去了南直隸,帶著巡查天下的旨意,躲的遠遠的,段時間內,是不能回來了。
是以,若是說讓曾毅勸說皇帝,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這麼想來,李東陽的話,就只剩下一個意思了。
那就是藉助曾毅的這番話來警告宮中的那幾個引‘誘’陛下的太監們。
內閣的訊息,也是靈通的,尤其是知曉曾毅的身份後,這麼一推下去,就能猜得出,別的不敢肯定,可是陛下身邊的隨身太監劉瑾,卻是肯定知道曾毅身份的。
而現如今,別看陛下身邊烏煙瘴氣的幾個太監在鬧騰,可是,追根揭底,也都是這個劉瑾帶頭的。
這就好辦了。
只要借用曾毅的話,來警告劉瑾。
想來,劉瑾不懼怕他們內閣,卻肯定是要懼怕曾毅的吧?
這一招,雖有扯虎皮拉大旗的嫌疑,可是,卻也是最好的辦法了,最起碼,能讓這件事出現轉折。
“這事,咱們還是要好好合計一下。”
劉健雙眼有些發亮,李東陽的這個方法說的沒錯。
在劉健這些臣子的眼裡,他們的皇帝朱厚照,是沒多大錯誤的,年幼,貪玩,只要細心教導,假以時日,定然會是一代明君的。
可是,壞就壞在皇帝身邊有一群整日伺候的只會媚寵的太監們。
全都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