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3/4 頁)
把皇帝給哄好了,哄開心了,讓皇帝信任他,那就成了。
只憑內閣幾位大學士和朝廷官員們的話,皇帝是絕對不會輕易處置劉瑾的。
畢竟,在皇帝心裡,滿朝文武,原本就是不待見劉瑾他們的,是厭惡太監的,有了這個前提,一旦出現朝廷官員和劉瑾等人言辭不一,且,是朝廷官員歷數劉瑾等人罪狀的情況下,正德,自然會認為這是朝廷官員言過其實了。
畢竟,劉瑾在正德的跟前,可是一直都是很忠心的模樣,更不是那種囂張跋扈的人。
現如今,京城如此的情況,已經有不明情況的官員不滿內閣了,抱怨內閣事到如今,還不出面制止東廠的行為。
還不上言,勸諫皇帝。
對此,內閣是有苦難言,總不能發個行文,告訴下面的官員,內閣對此,也是沒有辦法的,這麼做,是毀了內閣的威信,更會讓下面的官員人心惶惶的。
是以,現如今,內閣只能頂住這種壓力,熬下去,時間到了,所有的大小官員就會都明白,東廠的能耐,或者說,會明白,內閣的苦衷。
到時候,內閣不但不會被百官斥責無能,甚至,百官還會僅僅的環繞在內閣周圍,來一起攻擊東廠。
現如今,內閣的處境,是不怎麼好,還要頂著莫大的壓力,可是,一旦能平安無事的熬過這段時間。
那,內閣的勢力絕對會得到一個飛速的發展。
現如今,內閣雖然藉助先帝遺詔,藉助新君登基,成功的確立了內閣的地位,成功的將內閣屹立在了皇權下第一的位置。
可是,這個位置,現如今,還不穩當,不是牢不可破的。
尤其是吏部,怕是對內閣的這個位置,就不怎麼甘心屈服的。
而眼下,這是個最好的機會,東廠掀起滔天‘波’‘浪’,這個時候,只要百官聚攏在內閣周圍,日後,絕對不可能,也沒法在反抗內閣了。
到時候,只能是爭相入閣。
只是,內閣卻是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的,內閣寧願慢慢的穩定地位,也不願意出現眼下的這種情況。
“前段時間,老夫給曾毅去了一封信。”
壓抑的氣氛下,楊廷和微微搖了搖頭,道:“把京城的事情,都給曾毅說了一下。”
立時,內閣的幾個大學士都看向了楊廷和。
當初,原本定的是這件事,不再給曾毅說了,曾毅明顯不想管這閒事,說了,怕是也沒多大用處的。
而且,內閣當中,劉健,與曾毅有過過節,雖然現在已經化解了,可是,畢竟是內閣首輔,要臉面的,豈會輕易寫信?要知道,這信,可不是普通的信,一旦下筆,那就等於是在請曾毅幫忙的。
劉健是不願意丟下這個面子的。
而李東陽和謝遷,兩人和曾毅也不熟悉,也是沒法開口的。
唯獨楊廷和,當今聖上還是太子的時候,楊廷和同曾毅兩人,可以說是同在東宮的,且,楊廷和十分的欣賞曾毅。
是以,兩人的關係還是不錯的,這信,由楊廷和寫,是最為合適的了,且,楊廷和寫信給曾毅,曾毅總是不能當做沒看到吧?
只不過,這話,內閣的幾個大學士也不能明說,是以,才會說不必寫信。
“曾毅已經給老夫回信了。”
楊廷和緩緩的道:“信中,曾毅稱,他定會給陛下去奏摺一份,講老夫在信中所說,盡數上奏,且,也會勸解陛下的。”
“昨夜,老夫收到的曾毅的回信。”
楊廷和繼續道:“想來,曾毅給陛下的奏摺,也是一起發出的,陛下,已經看到了。”
“若是有什麼變局的話,這幾日,也就該有訊息了,若是沒有,那,除非曾毅回京,若不然,是沒什麼希望了。”
“諸位大人,陛下有旨,宣諸位內閣諸位大學士進宮。”
楊廷和的一句話剛說完,就有太監小跑著走了進來宣旨。
內閣幾位大學士的臉‘色’不由得一喜,相互看了一眼,其中意味不言而喻,看來,曾毅在陛下心裡的確十分有地位啊。
“公公先行回去,我等稍後即到。”
次輔謝遷衝著宣旨的小太監點了點頭,並非是內閣厭惡所有的太監,而是,厭惡那些媚主的太監,至於旁的老實辦差的太監,內閣的大學士們,也不會無緣無故就找其麻煩,或者,看其不順眼的。
“奴才就先行告退了,諸位大人可是要趕緊了的,陛下,可是在御書房等著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