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部分(第3/4 頁)
,厭惡起來的。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達到他們的目的。
只要皇帝對曾毅厭惡了,曾毅一個未曾戴冠的少年,能有多大的能耐?
朝廷的文武大臣,豈會允許如此年紀的人坐擁都察院的第二把‘交’椅?
到時候,都察院的左都副御史等官職,自然是會慢慢的填補上的,而曾毅,這個都察院的左僉都御史,也就沒多大的權利了。
甚至,能否一直保住這個位置,都是一件不確定的事情了。
在這個高官的謀劃裡,這件事,是徐徐圖之的,不能‘操’之過急。
“大人英明。”
下面的官員立時就是一陣馬匹狂拍:“怕是那曾毅,到最後,都不會知道是怎麼一會事。”
“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晚了。”
下面的官員一個比一個誇張,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聚集在一塊的,大體上,也都是差不了多少的。
“等著吧。”
坐在主位上的官員哈哈笑著,卻是雙眼眯成了一條線:“當初,曾毅在咱們南京城囂張,胡作非為,這筆賬,總是有清算的時候。”
…………………………
魏國公徐俌,也已經從南直隸邊境撤兵,回了南京城。
皇帝的聖旨已經下達了,在繼續守在南直隸與江西的‘交’界處,也沒什麼用處了。
而且,去了江西那麼久,什麼都沒查出來,證明,大規模的暴動,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了。
尤其是現在,對寧王只是軟禁,就算是江西這邊有問題,那也是要忍著的,畢竟,對寧王朱宸濠軟禁了,可是,江西,寧王的封地等一應,是沒有變的。
若是這個時候,江西這邊真敢出事了,那寧王朱宸濠,肯定是要沒命的,而且,定然會牽扯到他的後人的。
只要寧王朱宸濠的腦袋沒問題,他的屬下沒犯神經,就知道,這個時候,哪怕是四散開來,也是絕對不能出事的。
魏國公徐俌的孫子徐鵬舉,也回了南京。
江西那邊,是錦衣衛和都察院雙方在調查。
畢竟,魏國公府攙和進這種事情內,只能是權宜之計,當初,事態緊急,且皇帝在南京下的命令,是以,徐鵬舉才會攙和進這事的。
而現在,事情等於已經明朗了,徐鵬舉自然是要早早的‘抽’身出來的,免得時間長了,給自身沾惹上什麼麻煩來。
“爺爺,曾毅那邊,怕是麻煩了。”
徐鵬舉回魏國公府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徐俌的書房,而談論此事,定然是免不了要提起曾毅的。
“若不然,這事,豈會這麼著就了結了?”
“只是,不知道陛下是怎麼想的。”
談論當今聖上,若被傳了出去,是要定罪的,只是,這是魏國公府,而且,徐鵬舉所面對的,又是他的爺爺魏國公徐俌。
是以,說起話來,徐鵬舉也就沒什麼顧忌了。
“哎,怕是‘奸’佞當道啊。”
魏國公徐俌嘆了口氣,一張老臉也是皺在了一起,寧王朱宸濠的這個案子,影響,太大了。
對百姓而言,或許沒什麼,可是,對朝廷而言,這,其實就是一個風向標。
以前,皇帝就算是胡鬧,可是,朝廷大事上,還有內閣等大學士看著,總體來說,是沒出什麼大的‘亂’子的。
東廠雖然猖狂,可是,這是內廷的原因,內廷得了聖寵,可是,卻並沒有干涉到朝廷的。
而這次寧王朱宸濠的事情,哪怕是最後不重處,可是,只要是按照規矩走下去,然後,在宣判,那也沒什麼。
可是,這突然‘亂’了規矩,等於是對寧王朱宸濠既往不咎,只是軟禁其本人,封地什麼的,一應不變。
這,簡單的看,是曾毅敗了,可是,若是從長遠來看,自此之後,怕是朝堂,也該‘混’‘亂’了。
這些,其實,早些時候,大多數的朝廷重臣就都該有所預料的。
畢竟,皇帝昏庸,是不可能牽連不到朝廷的。
只是時間的問題,之前,還沒影響到朝廷,現如今,終究是影響到了。
而且,徐俌雖然遠在南京,可是,其卻更等於是一個旁觀者。
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徐俌看的清楚,如今的朝廷,或者說是之前的朝局,內閣和皇帝之間,已經鬧僵了,全靠曾毅在中間周旋。
而且,曾毅的所作所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