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第3/4 頁)
第三百五十一章沒辦法
現如今的大明朝,可以說,已經並非是‘亂’世的開始了。
可以說,這個‘亂’世的最初階段,已經快要結束了,要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只是,真正意識到這一點的,卻沒有幾個人。
畢竟,除非是清楚的知道這一段歷史,若不然,能夠真正推斷出天下大勢的,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
尤其是這天下剛開始‘亂’的時候,局勢…極為‘混’‘亂’,用一些玄而又玄的話來言,這個時候,誰都有可能勝出。
也只能是在這繽紛的‘亂’世過了初期後,才能夠更好的斷定。
曾毅之所以能夠看透局勢,只不過,是因為其是後世之人,知道的,自然多了。
可以說,若是沒有曾毅的出現,正德一朝,等於是葬送了弘治帝在位的時候多年的努力,讓大明朝,徹底的開始衰敗下去了。
京城的官員,對於新任右僉都御使王貴,不前去南京赴任,更多的,是猜疑。
要知道,只要是實權官員,有機會往上爬的,沒有哪個官員願意離京的。
這天下的官員,多如牛‘毛’,一旦離京了,也就等於是遠離了朝廷的核心,到時候,能夠在回京,都是一回事。
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宰相‘門’前也是官。
在京城有個官職,只要不是才學太差,不是能力太差,運氣只要普通一些,最終,總是能‘混’個好職位的。
而若是離了京城,這天下,從不缺乏才子,除非你認為你自己是驚世之才。
可,就算是驚世之才,也有不入朝堂的,是以,留在京城,是每個官員削破了腦袋都在想的事情。
而若是王貴這個右僉都御使去南京坐鎮。
雖說到時候,王貴坐鎮南京都察院,那是名正言順的事情,畢竟,右僉都御使坐鎮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坐鎮京城。
左都副御史和左僉都御史則是可能出現巡視等。
這,都是有定製的事情,誰也說不得什麼。
可,現如今,曾毅可是在南京的,而且,牛景德這個前任右僉都御使被抓的時候,皇帝下旨,讓曾毅暫坐鎮南京都察院的。
雖說曾毅在都察院任了左僉都御使以後,從來都沒有出現過攬權的行為。
可,有些事情,誰也說不準的,畢竟,那個時候,曾毅是在京城,而現在,曾毅是在南京。
且,就算是王貴坐鎮南京都察院了。
可,只要曾毅還在南京任職,王貴能心安嗎?
尤其是曾毅頭上還頂著一個左僉都御史的名頭,這讓王貴如何的心安?
雖然曾毅不能名正言順的坐鎮南京都察院,可是,其都察院左僉都御使的身份,卻是能讓他‘插’手南京都察院的事情。
而且,旁人就算是不滿,也說不出什麼來,這,是規矩,不能坐鎮,但是,可以‘插’手。
是以,種種情況來看,王貴若是真去了南京都察院上任,反倒是把他自己置於了十分尷尬的位置。
王貴是劉瑾的人不假,他敢得罪朝廷所有的大臣,因為有劉瑾在他背後撐腰。
可是,王貴,卻不敢得罪曾毅。
劉瑾的背後是皇帝,可,曾毅的背後,同樣是皇帝,而且,看起來,皇帝對曾毅,似乎比對劉瑾,更要信任的。
若不然,劉瑾豈會對曾毅小心謹慎?
百官也不是瞎子,雖然瞧不見劉瑾對曾毅的恭敬,可是,卻也能看出來,劉瑾,似乎不願意招惹曾毅,或者說,不想招惹曾毅,免得給自己惹上麻煩。
而且,曾毅剛去南京任應天府尹的時候,朝中還有不少大臣以為曾毅失了皇帝的信任,和皇帝有了芥蒂。
可,牛景德被抓以後,這個懷疑,卻已經不自覺的煙消雲散了。
試問,若非是有皇帝的信任,皇帝豈會盯著南京那邊?豈會讓東廠審問此事?怕是皇帝理都不會理,要麼擱置,要麼‘交’給內閣處置了。
可是,現在,皇帝不僅親自下旨,而且,還把此案‘交’給了東廠,而非是三司,這,就足以說明,皇帝對曾毅還是重視的。
是以,種種情況而言,只要王貴不是傻子,與其跑去南京尷尬,還不如呆在京城的好。
雖說呆在京城被百官唾棄,可,就算是他跑到南京,也好不到哪去啊。
而且,若是呆在京城,不僅能免了去南京的尷尬不提,更是能在劉瑾跟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