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第2/4 頁)
內閣次輔謝遷苦笑,搖了搖,滿臉的惋惜之‘色’:“不過好在,他現在留在了京城,雖然有這個名頭,可是,卻沒多大的權力。”
右僉都御使,只有坐鎮南京都察院的時候,才能真正的發揮出他的權力來的。
在京城都察院待著,他就算是想‘插’手什麼事情,也都是名不正言不順的,而且,現如今,王貴的名聲,可是真的臭不可及了。
誰都不願意和其沾染上關係,生怕把自己的名聲給帶壞了。
這種情況下,王貴雖然有一個右僉都御使的名頭,可是,卻根本就不可能真正融入都察院當中的。
要知道,都察院的御史,可都清貴的很,最起碼,都是進士,才能任職的。
而曾毅,是個特殊,是先帝欽賜的同進士出身。
而讀書人,尤其是這些個進士們,可都是都極為看重自己名聲的,出一個王貴這樣的人物,已經被他們視為都察院的恥辱了,第二個,在都察院內,怕是真的不好尋了。
而且,這些天,參奏王貴這個信任右僉都御使的奏摺,可是都不少的,而且,還全都是都察院的御史言官們參奏的。
各種的罪名,全都往王貴的身上參奏。
只可惜,這些奏摺,在內閣,就被內閣的幾個大學士給壓了下來。
就算是送上去,也是沒用的,在司禮監,肯定是會被攔下的,根本就送不到皇帝的跟前。
而且,還可能惹怒劉瑾,讓劉瑾對這些御史言官們報復。
要知道,東廠,已經抓了牛景德這個前任的都察院右僉都御使。
雖說牛景德是特例。
可,有一點,牛景德是都察院的人,若是真把劉瑾給惹惱了,指不定,他拿此事,牽連出多少都察院的御史言官。
到時候,牛景德在東廠關著,朝廷大臣誰也見不著,還不是劉瑾想要怎麼栽贓就怎麼栽贓的。
對於劉瑾審案談什麼公正,那是極為可笑的事情了。
劉瑾,就不是一個講理的人,只認錢財,只認權力。
“一個被架空了的右僉都御使,到也沒什麼。”
楊廷和贊同的點了點頭,不過,卻又苦笑道:“只是,他是被架空了的不假,可是,這是一個態度問題啊。”
“這等於是劉瑾在投石問路。”
“而很顯然,皇帝默許了劉瑾‘插’手朝政的,而咱們內閣,滿朝文武,卻對此無可奈何。”
“怕是從此之後,朝廷中的官員,有不少,會成為劉瑾的人了。”
“現如今的同僚們,會投靠劉瑾的,沒幾個。”
“可,劉瑾手底下的東廠,可不是吃素的,遲早,會趕上當年的錦衣衛詔獄的。”
“只要有東廠在,劉瑾就能各種名目的蒐羅編造罪名,使得朝廷官員‘蒙’冤。”
“到時候,自然有投靠劉瑾的那些不得志的官員。”
楊廷和提到的這個問題,並非是杞人憂天,而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肯定會出現的問題。
甚至,很快,他們就要面對這個問題了。
可是,內閣到現在,卻沒有絲毫的辦法,皇帝信任劉瑾,不信內閣,內閣及滿朝文武,又能如何?
“鬧吧。”
首輔劉健眼中閃過一絲的冷意,沉聲道:“自古邪不勝正。”
“更何況,南京的那位,可不是瞎子,他的眼睛可是亮著呢,錦衣衛,更是他的耳朵。”
“劉瑾若是真鬧的超出了他的底線,自然會有人收拾他的。”劉健話雖然是這麼說的,可是,這其實也是無奈之舉了。若是可能,內閣豈會不想阻止劉瑾?這也是沒法了,只能把希望寄託在了遠在南京的曾毅身上。
第三百五十二章無法
京城‘亂’了,整個大明朝,也‘亂’了。
到處都是東廠的番子,各種苛捐雜稅,數不勝數,甚至,一夜之間,有富戶被抓,罪名是各式各樣的。
可是,有一點,家中的錢財,卻都是盡數被抄了。
這事情,在大明朝各地都有上演,只不過,這被抄的富戶,卻也並非是太過富裕。
都說官shanggou結。
那些大的富戶商賈,就是東廠的番子,也是不敢輕易盯上的。
富戶如此,普通百姓的日子,更是遭了。
原本,大多數百姓都是靠著種莊稼或者砍柴等維持生活的。
可,現在,東廠的‘私’設名目的各種苛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