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第2/4 頁)
,已經是表明了態度,肯定是要站在改革這一邊的,這點,王守仁不知道曾毅是怎麼說服魏國公的。
魏國公府向來不摻合朝事,這是出了名的。
而鎮守太監,那邊,曾毅也去了一趟,只是幾句話,鎮守太監就已經明白了,完全放權,無論王守仁在南京做什麼,他都會裝作沒看到,不知道。
曾毅已經把南京的局面給夠成了最適合革新的了,雖然有壓力,可是,就算是出現了壓力,第一時間頂上去的,肯定還是曾毅。
若是在這種情況下,王守仁還拿不出一套好的方案來,那,王守仁自己,也會覺得有愧了。
“這件事,暫時,還是要保密的。”
曾毅想了想,道:“等你把方案徹底制定出來以後,去魏國公府,找魏國公商議一番。”
“然後,確定之後,拿過來,讓本官也瞧瞧,就是了。”
曾毅雖然不懂軍備這方便的事情,可是,卻也能看個大概不是,細節方面,肯定有王守仁制定的。
而且,有魏國公那個老狐狸在,就算是有問題,也肯定會被他看出來的。
是以,曾毅要做的,仍舊是掌控局面,掌控大勢,就足夠了。
只要大的方向對了,其他的,一些小的錯誤,還是可以進行修改的。
“恩。”
王守仁點了點頭,卻也知道,曾毅不摻合這件事,其實,就是因為不懂,這世上,沒有全才。
曾毅不懂,所以不摻合,只把握大局,這,就是賢能。
這世上,有多少的官員,明白這一點,可是,卻做不到這一點,真正遇到有利益有名聲的事情上的時候,總是要‘插’一腳的。
而曾毅,如此的年紀,就能有如此的覺悟,卻是讓王守仁自愧不如的,他雖然自認為不亞於人。可是,王守仁也是一個很客觀的人,自認為,當年,他也如同曾毅這個年紀的時候,絕對沒有曾毅這般的心‘性’,更沒有曾毅的這般機遇。或者,換句話說,就算是現在,把曾毅為官以來所遇到的事情全都攤在他身上,把他換成是曾毅,他也做不出比曾毅更好的結局了。
第三百五十四章肉身成聖
曾毅的奏摺,在早朝之上,沒有任何的爭議,沒有絲毫的反對,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不同意的。
可以說,曾毅的奏摺,不僅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不同意的,甚至,滿朝文武,都要想盡各種方法支援曾毅的奏摺,這,也算是一件稀奇事情了。
當天,聖旨下達。
“今有都察院左僉都御史,應天府尹曾毅,心念百姓,上奏…………朕深感其心…………念……準其所奏,曾毅……。“
正德的這份聖旨,是內閣代擬的,此聖旨傳遍天下。
一時間,曾毅名聲無二,如日中天,玩人稱頌,甚至,有人說曾毅是當代聖人。
當然此聖人,非是皇帝那般的聖人,而是如孔孟一般的聖人,只是,卻又有所不同。
孔孟之道,傳承千載,可,曾毅的原因,卻又讓天下人受益,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曾毅之舉,的確堪比孔孟了。
這也是內閣有意成全曾毅的原因。
天下間,旁人或許不知道,可是,內閣的幾位大學士,卻是大概知道一些曾毅的想法的,是以,內閣如此成全曾毅,也是為了讓以後,曾毅行事,更加的順當。
有曾毅現如今做的事情擺在那裡,就算是日後,曾毅改革失敗了,也無人敢要曾毅的‘性’命,甚至,至多,也就是讓曾毅以閒職養老罷了,連曾毅的官職,都是不能罷免的。
這,就是名望的好處,聚集到了一種程度以後,可以護身。
當然,這也是文臣的好處,不掌兵權,若是武官的話,如此聲望,怕是就要被皇家猜忌的。
可以說,現如今的曾毅,等於是一身兼三職了。
既是都察院的左僉都御史,更是應天府尹,更是負責行所奏功在千秋之事的主官。
雖然現在皇帝還沒有對曾毅進行封賞,那,是時機不到。
現在,曾毅還並沒有到達百邪不侵的地步,而是要等,等這件事真正完成的時候,那個時候曾毅才是真的‘肉’身成聖。
也只有等這件事請完成了以後,朝廷,才會對曾毅進行封賞的。
只是,看似還要等事情真的完成,或許可能出現意外。
可其實,這也就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此事,不比其他,全天下,沒有哪個官員敢冒天下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