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4 頁)
弘治給朱厚照選的是臣子,是那種和朱厚照年紀差不多的臣子,而不需要太多的老成,只要忠心即可。
曾毅的奏摺卻實有耍小聰明的意味,可卻也沒有瞞著朝廷,這才是弘治最為滿意的地方。
當初給曾毅便宜行事之權,只不過是想要看看曾毅這個少年在握有大權以後會是如何的性格,而現如今,曾毅的表現讓弘治很是滿意。
雖握有大權,卻不驕不縱,對主上心存畏懼,且知分寸,懂進退,識大局,以曾毅如今的年紀,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若是讓下坐的內閣幾位大臣知道弘治皇帝對曾毅如此高的評價,不知會作何感想。
“朕說過的話,豈會更改。”
弘治笑過之後,卻是把手上的奏摺扔到了一邊,道:“曾毅奏摺上所奏之事,無需複核,照準便是了,總不能讓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傢伙背後說真言而無信吧?”
“是,臣等遵旨。”
劉健等人心中卻是大驚,能讓皇帝如此開玩笑的人,看來,這個曾毅還真是深得皇帝滿意。
不過,暫且不說皇帝,就是劉健、李東陽、謝遷,這三個內閣中最有分量的大臣對曾毅也都欣賞有加。
如此年紀,行事卻如此果決,而且絲毫不拖泥帶水,更是把分寸掌握的很好,沒有出現絲毫的亂子,對於這種後生,沒有不欣賞的道理。
只不過,唯獨有一點,卻是曾毅的出身有些不好,這個出身,並不是指曾毅的身世,而是指曾毅的秀才身份。
一般來說,入朝為官的,舉人,都是各縣的縣令了,若是曾毅有個進士的身份,那,日後再朝廷中卻是絕對不會有人說什麼的。
可若是讓曾毅以秀才的身份為官,恐怕日後稍微有些錯事,就會被人揪住不放的。
而且,也會容易讓滿朝文武,武官倒是可以忽略,唯獨文官,卻是最重出身的,容易對曾毅產生不滿。
這倒不是說曾毅就得罪過他們,而是這是一種規矩,大家都是按規矩來的,你突然來一小子,卻是破壞了規矩,哪怕曾毅和他們沒有什麼利益相沖,也會引起他們自發的排斥。
內閣的這些大學士倒還好些,知道有些民間有大才大能之人,有的,是未必會參加科舉或者屢屢落榜卻未必沒有大才。
可是那些新科士子還有一幫的翰林們,卻肯定是會不滿的。
只不過,這個念頭,現如今也就是在幾個內閣大學士的心裡閃過一下罷了,想來,這件事請皇帝肯定也考慮過。
而且,以皇帝的態度來說,恐怕讓曾毅參加科舉的可能性是極小了,若是這次接下來在河南哪怕是曾毅查不出什麼,可只要不出錯,等回京之日,恐怕皇帝就會賜他一個同進士出身吧?
這同進士出身,原本是賜予那些三甲士子的一種身份,可有時候,皇帝也會賜予某個例外之人同進士出身。
這樣一來,雖然還是會讓人有些不滿,可畢竟,沒有逾越了這個規矩,也就會少了不少敵視的,除非是爭奪一些重要官職的時候,否則,幾乎是沒人會在提及這個出身了。
“只是,這河南布政司的情況,卻是堪憂啊。”
弘治的眉頭卻是突然皺了起來,但是一個南陽府,整個境內所有大小官員竟然全都牽扯了進去,比之前所想的還要複雜,由此可見,河南境內其他州府又能有幾個好的?
“那曾毅倒是把利劍,且是個能臣,只是可惜,年紀尚幼,還未過而立之年,就算有陛下賜予的便宜行事之權,恐也沒幾個官員真正在意。”
劉健款款而談:“目前來看,這事,河南布政司、提刑司,恐怕也是要查上一查的,那曾毅,恐怕是要受阻了。”
弘治對內閣大學士是極為尊敬的,是以,內閣大學士們在弘治的跟前,說話也是有些隨意,並不算緊張的。
“劉先生所慮正是朕之所憂。”
弘治卻是點了點頭,顯然,在看了曾毅的奏摺以後,他也意識到了河南的情況恐怕比想象的還要差,還要糟糕。
至於另外兩位欽差,卻是沒有奏摺上奏的,他們不是御史的身份,一般來說,除非是巡查途中遇到重大事情,否則,是不會上奏摺的,要等回京交旨的時候才會進行敘述的。
曾毅雖有弘治賜予的半幅王命旗牌,可是,真若是河南布政司的左右布政使也出了差錯,那,這半幅王命旗牌可就真不夠用了。
要知道,以左為尊,是以在左布政使的手中,也是握有王命旗牌的,這都是舊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