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頁)
,百官就只能都跟著跪下去了,總不能讓這一個官員跪著,然後再那讚揚皇帝吧?
若是真這樣,不是對這官員的不認同,而是會讓皇帝失了面子的。
是以,立時,大殿內又是一陣山呼海嘯的歌功頌德聲。
哪怕坐在高位上的弘治皇帝,這個賢明君主,此時也是笑意連連。
“河南的災情雖然緩解了,可民生勞損,卻不是一時半刻能休養過來的。”
弘治在龍椅上的聲音並不算大,可是,下面的官員卻也各個聽得清楚:“擬製,免了河南今年的賦稅,且,戶部派往河南一官員,負責賑災善後事宜。”
弘治的這話,其實都是常態的事情了。
大災過後,就算有僥倖能活下來的,怕也是早就山窮水盡了,大災過去了,可是,他們還能活多久,卻是不一定了。
是以,這個時候,朝廷的賑災,還是不能停的,倒不是朝廷要養他們個一年半載,而是要給他們發些米麵。
雖然這些米麵肯定會經過層層剝削,真正災民手上的,不會有多少,可卻也能讓他們不至於災後喪命了。
這,其實也是朝廷自古就有的規矩,只不過,大多數時候,若是皇帝忘記了,下面也就不會在有官員不知好歹的提及。
畢竟,在哪個朝代,戶部都沒有十分充足的時候,絕大多數時候,能勉強有結餘,已經是不錯的了。
沒有官員會為了這些個災民卻得罪別的官員。
不過,這話,若是皇帝說出來了,那,下面的官員們也就必須去做了。
“戶部尚書尚周大人尚在家中養病,這再次前往河南負責善後之事,不知陛下可有中意之人?”
劉健從朝班站了出來。
大殿上不少官員立時就覺察到了些許的詭異,這種災情的善後事宜,是最為容易不過的了,只需隨意派個人去就是了。
根本就用不著內閣首輔親自站出來,詢問皇帝是否有中意之人,換句話說,不過是一個賑災的官員,皇帝沒說,內閣隨意在戶部點一個,或者讓戶部選一個官員就是了,而現在劉健的做法,卻是有些太重視此次前去河南賑災的官員人選了吧?
“劉先生可有合適人選?”
弘治對劉健是十分尊重的,哪怕是在朝堂上,也是以先生尊稱。
“老臣以為,此次前去河南賑災,不妨選個熟悉河南之人,方可事半功倍。”
劉健這麼一說,戶部左侍郎閆茂的臉上就似開了一朵花了,對河南熟悉,整個戶部,這次河南大災以後,也只有他自己去過吧?
這可是一個肥差,雖然不知道首輔怎麼會想到自己,可這並不妨礙閆茂的樂呵,也就幸虧是劉健只是委婉的說了下,還並沒有出他的名字,若不然,怕是閆茂已經跪下領旨了。
不過,劉健雖然沒點出名字,可這並不等於弘治不清楚。
“劉先生說的戶部左侍郎閆愛卿吧?”
弘治笑著,他的記性還是不錯的,尤其是這次和河南這次災情有過關係的官員,他都記得一清二楚。
第119章暗示
直到弘治提到自己,閆茂都一直在忍著,不過,心裡的激動卻是難以想象的,直到劉健點了點頭,口中說道正是的時候,閆茂更是激動的差點暈過去。
這其中的緣故有兩個,其一,能讓內閣首輔記住自己,尤其是看起來印象應該還是頗為不錯的,這,並不容易。
甚至,內閣首輔提起自己的時候,皇帝竟然也能夠說出自己的名字,這,更是讓閆茂覺得不可思議的。
要知道,大明朝官員無數,就是每日上朝的大臣們,也是有不少的,皇帝能記住名字的,除去六部九卿及一些勳貴外,怕是真沒幾個了。
而且,恰逢現如今戶部尚書臥病再床,若說閆茂沒有幾分往上走的心思,那是不可能的。
是以,剛開始覺得這趟差事是個肥差的那些個貪婪,現在,在閆茂的心裡,已經不重要了,他已經在想,如何能把這個差事給做好,然後,回來以後藉著這個機會前去劉健的府邸走到一下,怕是戶部尚書這個職位就有希望了。
要知道,現如今的老戶部尚書周經就算是病癒,可其年均也是大了,怕是告老還鄉也就是這幾年了。
就算是內閣的大臣們也是要有勢力的,尤其是對六部九卿的控制,他們也是很在意的。
是以,閆茂相信,只要這次河南之行不出差錯,回來以後,在像劉健這個內閣首輔表達一下臣服的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