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部分(第4/4 頁)
,到時候,一切,可就都晚了。
畢竟,現如今的情況是三司沒法讓白蓮教教主開口,且,最後,他若是提出要求,要見當今聖上一面。
誰又能知道,白蓮教教主是個武林高手?
只要不是時刻提防,肯定是要出大‘亂’子的。
不過,好在,曾毅提前發現了白蓮教教主的計劃,至於那藏寶之地,在曾毅看來,只有兩種可能。
其一,是徹頭徹尾的假的,其二,則是一個障眼法,那個地方或許藏有寶藏,但是,絕對不多。
大朝會,如期舉行。
京城內文武百官進宮,不過,也只有往日上朝的那些大臣,才能站在奉天殿當中,其餘的,都是按照品級排下去了。
排在奉天殿前的宮院內,一直往外延伸。
在後面的,怕是根本就瞧不見皇帝是什麼模樣,不過,這,對於他們這個品級的官員而言,也算是莫大的榮譽了,日後,也能說,他們見過皇帝,參加過朝會。
奉天殿的周圍,全都是穿著嶄新盔甲的兵丁,同時,御林軍一排排、一層層,有節奏的分佈在奉天殿的周圍,看起來,卻是威武至極。
而奉天殿內,此時,也並非是簡單的文武官員各自一或者兩排了。
文武官員,分兩旁站立,各有五排。
而曾毅,就站在文官其中一排之首。
這並非是曾毅官職的原因,而是曾毅有先帝賜予金牌的原因,才有資格站在這裡的。
而且,曾毅其實也很有分寸的,文官五排,以左為尊,分別是內閣首輔居首,次輔居首,之後,則是兩位閣老。
而曾毅,站的是最靠右邊的一列的首位。
這個位置,卻也能體現出曾毅的分寸,謙讓,若是站在了左邊一列為首,沒人能阻止,但是,卻有太猖狂的感覺了。
而若是在往後站,那,曾毅就是自己墮自己的威風了。
百官站立,金鞭響起,皇帝穿著嶄新龍袍,龍行虎步,大步進了奉天殿,一步步登上臺階,端坐在龍椅之上。
百官叩拜,今個,卻是真正的三叩九拜。
旁邊有禮部官員唱喏,跪,拜,拜,在拜,起,跪。
一直重複,直至三跪九叩完畢,皇帝方才開口,讓百官平身。
百官行過大禮之後,再次分開站立。
同時,有禮部官員上前,從袖筒掏出一封奏摺,當庭念讀出來,無非,就是什麼歌功頌德之類的話罷了。
之後,則是內閣首輔上前,也是說一些歌功頌德的話,然後,就是進入正題的時候了。
由於並不算是午‘門’獻捷,是以,這個過程,也就沒有那麼繁瑣。
不需要有功之臣在行上述戰果。
而是皇帝直接下旨。
旁邊,早就準備好了的聖旨被劉瑾展開:“奉天承運…………,白蓮教為禍…………,今,有欽差大臣曾毅……南京兵部尚書王……陝西都指揮…………,此為不世之功,功不可沒……。”
此道聖旨念過之後,劉瑾將聖旨合攏,‘交’給了旁邊的小太監拿著。
同時,又從旁邊另外一個太監手中捧著的托盤當中,拿出一道聖旨。
“欽差大臣曾毅……功不可沒……準,其日後見君不拜,加封正二品正治上卿,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