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部分(第3/4 頁)
,太大,所引起的反彈,絕對是巨大的,所以,這次的軍備革新,只是定下一個框架。
先把這個框架制定好了,日後,在進行其他方面的慢慢滲入,不過,日後要進行的滲入,就簡單多了,若是按照後世的網遊來說,如今的這次軍備革新,就是製作出一個網路遊戲,日後的滲入,就是附加一些外掛而已。
曾毅這次的軍備革新,其實就那麼幾條總的來說,其一,是裁軍。
大明朝所有的軍隊,但凡是家中獨子士兵者,全部遣送回家,這一條,其實就是收攏人心民心的。
畢竟,這年頭,家中獨子者是有,但是,卻不多。
第二條,就是年邁體弱有傷殘者,全部遣送回家。
而這些之後,則是軍中比試,但凡是不聽號令者,遣送回家,但凡是比試最後者,遣送回家,不過,這一條,卻是要逐漸進行的,一年內各地逐漸完成就行了。
對於被遣返回家者,所有被遣返回家的兵丁,不論其被遣返的緣由,獨子,傷員或末位者,全都和之前南京的制度一樣,一次性給予十年軍餉摺合白銀。
對於被遣返回家者,但凡是因戰而傷者,除一次性給予五年軍餉摺合白銀,另加三年軍餉摺合白銀。
對於遣返歸鄉者,但凡因戰而傷者,除一次性給予十年軍餉摺合白銀,另加三年軍餉摺合白銀外,若其家中無後人,朝廷每年按照地方衙役標準撥給,保證其能安度餘生。
對於各地歷年虛報官兵人數,立即上報朝廷者,歸還其貪墨所得,不予任何追究,期限半年,若之後被查出者,誅九族。
對於戶所百戶千戶等,待裁軍結束後,以其麾下兵丁進行大比,三去一。
這一條,則是大幅縮減了軍官人員,不過,這一條雖然是裁武官的,可是,卻也肯定有很多武將支援的。
原本,他們自己的兵丁被裁去一半,等於是實力對半砍了,可,如今卻是三歸一,也就意味,如果失敗,自然,他們沒了兵權,可,若是勝了,那他們的勢力其實就是又增長了一半,反對的聲音,自然會少很多的。
對於失敗武將,若其願意,以兵丁遣散待遇二倍給予,不保留官職,若其不願,京中建武官堂,全部入京,官降一級,如武官堂給予統一訓練,留待日後補缺。
這一條,也等於是給予了那些大比失敗的武將一個後路,雖然官降一級,可卻也能勉強接受,不至於有太大的混亂髮生。
這幾條,全都是針對這次的裁軍當中所裁計程車兵的制度。
可以說,這個制度之下,絕對沒有兵丁會因為被裁而心生不滿的,那些個因戰而受傷的兵丁,也不擔心後半輩子的生活了。
而這一次裁軍,曾毅計劃,直接裁去二分之一的軍隊力量。
這其實並不是什麼難事,因為各地的軍備其實大多數都有不少虛報的人數,這些虛報的人數只要查出來,其實已經不少了。
可以說,這次的裁軍制度,是曾毅幾次修改後的結果,剛柔並濟,最大程度降低出現混亂。
別看只不過是幾條制度,可是,真實施起來,可是不容易的,最起碼,大明朝的國庫,肯定是要緊張一段時間的。
但是,國庫緊張,只不過是短暫的,一旦軍備革新成功,日後,國庫可就回慢慢好轉的。
而對於裁軍後的制度,曾毅給予王守仁的冊子上也有記錄。
不過,這些制度,就是日後的招兵,軍餉,軍備等制度了。
其一,日後招兵,家中獨子者不可招,入伍八年未曾因公升遷者,且朝廷無戰事,可歸鄉,朝廷額外給予兩年軍餉。
若遇戰事,此條推遲,戰中立功者,根據功勞大小給予獎勵。
其二,日後,軍中每年各千戶以上必須進行一次比試,各衛所兩年比試一次。
連續兩次落敗者,其首官降一級,入武官堂。
但凡入武官堂者,兩年不予任職,也就是兩年內,只能在武官堂內訓練學習。
空缺者,武官堂內所有品階合適者,進行大比,勝利者按照名次進行挑選。
低品階者不可參與高品階職位比試,高品級者可自願參與低品級者官員比試,若願意赴任,品級由兵部吏部署名,將為其官職當有品級,赴任。
若連續兩年比試勝利者,朝廷給予獎勵。
連續三年勝利者,所有連續三年勝利者進行軍演等考核,最終勝利者,給予升遷等獎勵。
改各地監軍制度,各地監軍太監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