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2/4 頁)
平臺,高達百米的巨型塔吊和鑽井架在標準石油培養出來的頂級工人操作下,熟練地運轉起來,於北海的寒風大浪之中,朝著海底緩緩地下鑽。
德國人對於朱斌的選址和整個的鑽探過程都選擇充分的信任,但現在看他們居然沒有進行任何的勘探行為就直接開鑽,跟隨的工程師忍不住詢問:“這樣是不是有點太隨意了?我們不可能瞎碰一樣的尋找油田?”
海面鑽一口勘探井的成本太高了,而且效率也太低,不鑽到一兩千米你哪裡知道有沒有油?搞勘探是不是得有點科學依據啊
朱斌代為解釋:“這不是直接進行鑽井,事實,這是勘探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說話的時候,他信手往遠處海面一指:“先生們,其實我們的勘探工作已經在進行中了。”
波浪起伏、寒風呼嘯的海面,一個龐大的鋼鐵怪物從海面下緩緩升起,其直徑能有十來米下,載浮載沉的看不真切模樣,但露在外面的鋼鐵框架和足有二十米長的巨大圓通子都顯示出一派不同凡響的科幻情調。
一幫德國人透過望遠鏡看了半天,沒瞧出什麼道道,勞倫斯。洛克菲勒儘管見過多次,也從沒有全部看到這玩意的真容,他只知道,就是那傢伙確定了油田的確切位置和地質狀況,從而讓工程師們設計開採手段的,是朱斌的秘密武器啊
朱斌細心的介紹:“那是我們的有人駕駛海底深潛探測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海底用空氣炮把我們特製的一種金屬探杆打進岩層之中,引申出水面記錄裝置,確定感應區域,然後在中心位置鑽出一個數百米的探井,放入一顆大威力的炸彈引爆,所有的探杆會記錄產生的微型地震波紋特徵,從而判斷出深層的地質結構,找到油氣層。”
“就這麼簡單?”德國人目瞪口呆,聽去,不復雜啊
可認真一想,不那麼簡單啊潛到幾百米深的水底,這個可以做到,美國人都能深潛到一千米了,但在這樣的深度工作就很難了外部機械怎麼設計?能不能抗住那麼大的水壓?空氣炮可以想象出來,無非是高壓氣體推動的傢伙,可耐壓重啟罐怎麼製造?那金屬探杆,用什麼合金技術製造?裡面裝什麼靈敏的配件?海面的記錄儀是什麼樣?
最關鍵的是,就算有了記錄資料,你沒有足夠大的地質資料庫,根本都對比不出來也判斷不了真實的地質構造,從而找出石油至於鑽個幾百米深的大洞製造人工地震,反而是最簡單的事情。
“這個GD實驗室利害啊這需要牽扯到多少複雜的技術,他們居然都弄清楚了”德國人自家一分析就腦袋大了,為之欽佩不已,勞倫斯卻無奈的搖頭,這大半年來,他和家族的實驗室工程師們都費盡心思的研究,卻始終不能發現朱斌的技術,說得容易,沒法實現啊
任勞任怨的瓦力來露個臉後馬下潛到海底,這裡水深、水壓都不大,行動更靈活。它操作著外掛的巨大金屬臂,把表層砂石海底鑽出一個十幾米深的窟窿,而後巨大的圓通子伸進去,“嘭”一聲轟鳴,將一根五米多長的合金杆子轟進岩石層內,靈巧的連線一根導線,把一個直徑一米左右的充氣球放出,浮水面。
如此一個一個的,以鑽井平臺為中心,五十公里半徑內搞了十多個,發訊號給平臺。這個過程足足持續了兩晝夜。
第四天一早,平臺的工程師確定訊號,隨即停止鑽探,在深入三百多米的深洞中放入威力最大的高爆炸藥,平臺收起、拖走後,引爆
第148章 有人看上你了
收費章節(16點)
第148章有人看上你了
“原子彈”,核武器,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研究出能夠毀滅自己,卻難以掌控的強大武器,直到幾百年後的星際時代,反物質炸彈、金屬氫炸彈等研製成功之後,依然如此。
飛船的資料庫中,針對這些大殺器的各種資料資訊多不勝數,就是朱斌這種高階垃圾佬擔心,那一天倒黴透頂尋寶的時候碰到觸發這玩意,死無葬身之地,所以學會拆解和抑制是基本素質,這要比初等垃圾佬從樓板中拆鋼筋難度高多了。
這部分資料是對愛因斯坦開放的,朱斌的目的也是想讓這位大神看看自己的影響力多大,繼而找到研究的方向和動力,而不再去較勁折騰統一場………量子力學的事情幾百年後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結果,隨著宇宙探測開發的力度加大,進入太空時代的人類發現,自己越來越渺小和愚蠢,太多的未知需要慢慢地探索了,呆在地上的人們,各種猜想會被連續打破。
愛因斯坦一開始很是興奮,好像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