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部分(第1/4 頁)
鄭琰初次見到老皇帝,是在一直春日的午後,大正宮的門檻很高,鄭琰的小短腿邁不過去。懷恩悄步上前,輕輕一託,把鄭琰給瞬移過了門檻兒。
鄭琰小聲地說:“謝謝。”
懷恩微微一笑,小丫頭聲音軟軟糯糯的,做人也和氣,挺好。
那個晴暖的午後,老皇帝與還是小朋友的鄭琰見了第一面。鄭琰初時頗為緊張,待看老皇帝那張又囧又慈祥的臉,忽然就繃不住笑了出來。老皇帝也跟著笑了:“我與這丫頭有眼緣。”這天下午,一老一小相談甚歡。
老皇帝知道了鄭靖業會給閨女梳頭髮,還小聲取笑。鄭靖業哼哼數聲:“打扮閨女的樂趣,沒試過的不知道。”鄭琰反而道:“唯大英雄能本色。就是給我梳頭髮,也沒耽誤做事情嘛。”
老皇帝板臉道:“你爹是英雄,我呢?”
鄭琰吐吐舌頭:“那得你家小娘子誇你。”
老皇帝很開心:“也對,為人子女,當然不能貶低自己的父母。”
那一天,鄭琰帶著個縣君的封號回了家。
後來,她就成了大正宮的常客。
再後來,她在大正宮裡聽說她爹是個奸臣。
後來的後來,她投入到了她爹的陣營裡,多少人覺得鄭靖業有個幫手,死活查不出來是怎麼與鄭靖業接頭的。當然啦,這個死黨兼智囊,早在鄭靖業家裡養了許多年了,沒發現是正常的。
第四百六十八章 番外之太妃
“娘子,娘子,太妃要出門。”小丫頭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向剛上任沒多久的濟陽王妃彙報著大新聞。
濟陽王妃齊氏大驚:“什麼?這要如何是好?外頭亂著呢!殿下知道麼?”
“已經去報給殿下了。”
齊氏扶額。她命好,是慶國公家的女兒,本來這爵位是要降襲的,因為韋知勉橫摻一腳,直到她爹還是國公。也因此,她得以年紀輕輕嫁給了年齡相仿的濟陽郡王蕭容。濟陽王太妃、原周王妃吳氏因青年守寡,鬱鬱寡歡地早早翹掉了,她頭上就只剩周王太妃這麼一個太婆婆。
周王太妃一向好相處,蕭容是過繼來的,她看得很重,卻也沒有非要讓蕭容與親生父母不見面兒。對孫媳婦的要求也不高,就一條——好好過日子就行。蕭容本人也生得面貌英俊,文武都來得。
要說再沒什麼好抱怨的了,如今卻遇到這麼一樁——太婆婆在這大過節、燈火不禁、街上全是人的時節,她要上街上逛!
齊氏傻眼了:“怎麼沒有人勸著呢?”
侍女為難地道:“奴婢們勸不住,才稟娘子的。”
齊氏一抬手:“我先去勸勸。”
周王太妃聽著孫媳婦兒列舉了許多諸如“街上行人雜亂,恐怕衝撞了您”、“天黑擁擠,容易跌倒”、“入夜風大,恐染風寒”又說“聽說每到此時,便有歹人活動,或偷或搶,又有拐騙婦女、小孩子的”。中心思想:外面的世界很危險,宅在家裡安全。
周王太妃笑容淡淡的:“無妨,我年輕時也是年年到街上去的,那會兒都沒人能拐了我去,身上錢袋裡也沒丟過一文錢。如今都是老婆子了,還有什麼人會拐我?”
兩人正在磨著,蕭容也聞訊趕了過來。周王太妃對他極好,他對這位祖母也是尊敬有加。在他小的時候,過繼確是件很難適應的事情,周王太妃也不很拘束著他,甚至會經常帶他去看望親生父母。周王妃吳氏還挺緊張,周王太妃卻很是大度。一直給他力所能及最好的,從衣食住行到讀書娶妻領差,就是塊石頭也給焐熱了。
聽說老人家要出門,還是在這熱鬧的節日晚上去看熱鬧,蕭容這一驚也是非同小可。他小的時候,每年的這個日子,太妃的情緒是會比較不太對的,卻很少鬧騰出門兒,今天是受了什麼刺激了嗎?蕭容絲毫不敢怠慢,飛奔而來看祖母。走到門口就聽到了周王太妃這麼一句,他腳下一滑,壞了,好像是有點兒問題。這位平日裡沒這麼擰的脾氣啊!
“是家裡太悶麼?要不要叫外面的百戲來演給您看?多叫幾個班子,讓他們打擂臺,一準兒把看家本事都拿了出來。再請幾位客,舅家(苗家)也在京裡。”
周王太妃道:“知道你們擔心我,我不礙的,就是想在今天出去走走。”
話都說到這樣兒的,做人孫子的實是攔不得。蕭容終於下了決心:“您要看熱鬧也成,孫兒得去先安排一回,您得帶足了人手。我和娘子陪您出去,這樣才能放心。”
周王太妃道:“也不用很多的人。你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