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3/4 頁)
亂,想的只是如何逃命,將領們根本組織不起來對晉軍的有效抵抗,正應了那句話、兵敗如山倒。
晉軍士兵都是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他們沒有盲目地分散追殺百濟士兵,而是有組織地衝擊各營將領所在地,使其完全失去指揮的效能。
漫天的喊殺聲中,崔為早跑沒影了,扶余信在親信侍衛的拼死保護下,也殺出一條血路向南敗逃而去。
轟轟烈烈而來的十五萬聯軍,跟著他逃走的不足兩萬,其他不是被晉軍殺散、就是做了晉軍的俘虜,當然了戰死的也不在少數。
戰後清點,這一戰,晉軍竟然俘虜了三萬餘人,這可又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這回劉嗣女沒有急著把他們送走,而是勒令他們給家人去信,想要家人團聚,就必須來慰禮城。
劉嗣女當然不是好心要讓這些俘虜與家人團圓,他打的連窩端的主意。
這一戰之後,讓百濟、高句麗、倭國、新羅等,再一次見證了晉軍的實力,除了百濟,其他都乖乖把嘴閉上,這麼強悍的軍隊,誰敢惹啊?
扶余信跑到南方雖還叫囂著殺退晉軍,卻再也組織不出之前那麼多軍隊了。
倒不是說百濟人不愛國,而是這個時候落井下石的人來了。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三章 誰佔便宜
更新時間:2014…9…8 9:29:12 本章字數:3161
要說高談德做的也沒什麼毛病,誰讓你百濟不頂用,被晉軍一打就散的?這個時候不來撿便宜,那不是純屬腦袋有毛病嗎?扶余信要是有本事,大可再把高句麗的軍隊打出去啊!
接到崔為奏報的高談德,幾乎不假思索地揮軍殺入百濟,開始瘋狂侵吞百濟國土。
對於高談德這種流氓行為,扶余信除了一個勁地譴責、號召百姓殊死抵抗外,根本騰不出手抵抗高句麗的入侵。
而這個時候,接到劉嗣女奏摺的路強,也陷入了沉思中。
作為一國之君,又是一個後世穿越者,開疆擴土,完成後世無法實現的夢想,一直是路強追求的目標。
但理智也告訴他,劉嗣女說的完全正確,畢竟現在的科技還不夠發達,還不可能快速地把軍隊投送到任何一個地方。
而海軍的開銷,又要遠高於陸地軍隊,現在徐道覆他們的給養,還可以透過不斷的掠奪獲得,那麼將來呢?一旦那裡得不到給養了,就勢必會成為朝廷沉重的負擔。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如果軍隊常年孤懸海外,誰敢保證那些天高皇帝遠的將領們,不生出別的想法?
百濟那個地方,就同小鬼子和交趾人差不多,都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對待他們,只有剝削、剝削、再剝削,在朝鮮半島上,劃開一道永遠無法彌合的傷口,使其不斷地流血,直至完全失去生命力。
在有了主意後,路強又把韓延之和顏延之找了過來,他還要聽聽他們的意見,在最後下決定。
孫護在山東還沒有回來,就那邊的移民工作量來說,沒三五個月,是別想回來的。
顏延之在政務方面是把好手,但這裡還涉及到一個軍事問題,所以就由韓延之先開口。
“陛下,就戰果而言,徐、劉兩位將軍,可以說已經完全達到了預定目標,臣只是在想,我們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地方,若再這麼拱手讓出去,是不是有點太可惜了?”
“陛下,臣倒覺得劉大人的主意不錯,畢竟我們之前是說要討伐高句麗的,現在卻強佔百濟王城不走,在道義上怕也說不過去,也容易讓其他藩屬國寒心啊!”
“呵呵!陛下,顏大人的話還真提醒微臣了,臣覺得應該讓徐劉兩位將軍,把慰禮城還給扶余信,然後在稍稍幫助他一下,使其有餘力同高談德火拼,而只有一個永遠戰亂不休的百濟或是高句麗,才最符合我朝的利益”
韓延之的話,可謂是深得路強之心,點點頭道:“就按二位愛卿的意思傳旨給徐、劉二人”
“還有,朕不日將啟程前往雁門關,朝中的事物還要你們多多費心”
顏、韓二人都知道是那場與拓跋珪的賭局,不過對二人來說,國土根本就是不應該拿來賭的。
顏延之挑了挑眉毛,拱手道:“陛下,請恕微臣無禮,臣覺得這場賭局,不賭也罷,而以我邊關目前的兵力來說,拓跋珪就是進攻,也是打不進來、甚至可以說有來無回的”
路強明白他們擔心什麼,微微搖頭道:“第一朕決不會敗,第二、朕也決不能失信於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