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第3/4 頁)
晉軍終於發動了。
為了不受魏軍驚馬影響,晉軍幾乎清一色的步兵,騎兵則遠遠跟在後面,此戰他們的任務已經變成了配合,配合步兵儘可能地殺傷魏軍,然後在魏軍潰散的時候,對魏軍行致命一擊。
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實際情況確實如此,五十萬魏軍大營,在被晉軍炸開外圍後,先是前營大亂,緊接著象傳染似的,亂勢波及整個大營。
這不得不說ZY包這個東西的威力實在太驚人了,雖說直接被炸死的人不多,但它造成的心理恐懼卻是無法估量的。
而這個時候,拓跋嗣已經先一步在侍衛的保護下,向後方逃去,他的逃跑,也無疑成了大軍潰敗的主要誘因。
遠在關牆上的何無忌見狀,立刻發出命令,全軍壓上。
隨著何無忌的命令,只見關門大開,十萬大軍蓄勢待發的晉軍如下山猛虎般,追著先前殺過去的兄弟部隊,開始追殺魏軍。
沒有了拓跋嗣的中樞指揮,魏軍就如同一盤散沙,一觸即潰,五十萬大軍被二十萬晉軍追殺,那場面豈是一個壯觀能形容的?
喊殺聲、哭號聲、間雜著偶爾傳來的爆炸聲。。。這些聲音無不摧殘著拓跋嗣的神經,他知道自己徹底完了,從此以後,魏國將從一個強及一時的大國,變成一個苟延殘喘的小部落,這還得說是晉朝肯放過他的情況下。
可拓跋嗣真的不甘心啊!五十萬大軍啊!轉眼間就分崩離析了,這敗的也太快了吧?
幾乎就在何無忌正面摧毀拓跋嗣主力的時候,東面檀道濟十萬大軍、西面趙倫文十萬大軍,同時跨過長城,開始向盛樂挺進。
兵敗如山倒,雁門關距離盛樂本就不遠,拓跋嗣前腳逃進城裡,晉軍後腳就跟了上來,而這個時候,跟在拓跋嗣身邊的軍隊已經不足十萬了。
倒不是說這些軍隊都被晉軍消滅了,而是各部族武裝眼見拓跋嗣大勢已去,紛紛帶著自己的軍隊逃走了。
再加上沿途不斷被消滅和投降的軍隊,拓跋嗣能剩下這麼多人馬,已經很不錯了。
這個時候,拓跋嗣終於又聰明瞭一把,在晉軍還沒有對盛樂合圍之前,就率五萬心腹軍隊從北門逃出,直接逃往大漠深處。
剩餘的盛樂守軍在拓跋儀率領下,企圖牽制晉軍,給拓跋嗣爭取更多時間。
晉軍一路出雁門關追來,也十分疲憊,倒也沒有立刻追擊拓跋嗣,而是先將盛樂包圍,然後就地休息。
仗打到這裡,其實已經沒什麼懸念,身邊只有幾萬人的拓跋嗣,就如同沒了牙的老虎,那些被他壓迫已久的各部族武裝都不會放過他。
三日之後,東西兩路大軍抵達,何無忌遂開始對拒不投降的盛樂守軍展開最後攻擊。
士兵首先冒著箭雨,將無數個ZY包堆放在城門處,然後在爆炸聲中,城門連帶著打片城牆被炸塌。
緊接著,晉軍如潮水般衝上無人防守的城牆,近而殺入城中,整個攻城戰,沒用三個時辰,有十萬軍隊防守的魏國都城就被攻陷。
隨著越來越多的晉軍士兵湧入,盛極一時的大魏帝國,也被掃入歷史往昔的車輪下。
訊息很快傳回洛陽,洛陽頓時又沸騰起來,而當訊息象風一樣傳遍大江南北的時候,更是舉國歡慶。
魏國的覆滅,也標誌來自北方的威脅徹底被解除,今後只有漢人軍隊向北繼續開疆闊土的份,而再不必擔心五胡亂華的悲劇重演了。
當洛陽陷入一片歡騰的海洋時,路強卻一個人靜坐在金殿上,大殿上很安靜,他沒有招任何一個官員來,他只想靜靜感受一下這種氛圍。
來到這個時代已經快九年了,他從一個當初戰戰兢兢時刻擔心自己小命的廢物皇帝,最終成為重新統一中原的大皇帝,這其中的辛酸艱辛豈是別人能理解的?
親近的人都知道他變了很多,變得心如堅鐵、變得深不可測,可若想統治這樣一個龐大的帝國,他不變行嗎?
大殿裡靜悄悄的,沒人敢打攪路強的思緒,也沒人明白他心中在想什麼。
此時路強的眼前,卻彷彿有無數人影在晃動,桓玄、劉毅、劉裕、譙縱、慕容熙、姚興、拓跋珪。。。
太多了,這些人那一個不是一時的人傑?卻最終都倒在自己腳下。不知不覺間,路強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朕感謝你們,是你們成全了朕,讓朕有機會站在這人生巔峰,也許你們也曾有過夢想,想做個千古一帝,那麼你們在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因為朕會替你們完成這個夢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