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第3/4 頁)
離不開水源,所以秦軍大營駐紮的位置也緊鄰襄江,不過存放糧草輜重的地方距離江邊還是有很長一段距離。
不過這可難不住江小魚,因為荊州水軍的每條戰艦上,都裝有經過改裝,射程比原來遠了近一倍的投石機。
此時雖已是夜晚,秦軍大營仍是戒備森嚴,所以很快就有士兵發現了密密麻麻的戰艦在江上向大營方向駛來。
只是還沒等警報完全敲響,戰艦上密集的石塊夾雜著火球就已經從投石機上發射而出,而待營中警報四起的時候,夾雜著易燃物的火球已經在大營中成燎原之勢。
大營守將看著江面上的船隻不由氣的暴跳如雷,卻一點招數使不上,因為荊州水軍根本不上岸同他硬拼。
無奈之下,只能一邊命弓弩手反擊,一方面抓緊搶救囤積的糧草,火就不用救了,一萬人這麼分派下來,那還有閒人去救火。
漫天的石塊已經嚴重破壞了營內的各項設施,同時荊州戰船上也早有防備,秦軍不論弓弩,對戰船都沒什麼損傷,反倒是在戰船弓弩的射殺下,又損失了不少士兵。
守將卻也顧不上了,只要荊州水軍不上岸就行,糧草若是被燒光,他就只有抹脖子的份了。
江小魚站在帥船上,看著亂做一團的秦軍大營,不由感嘆,若是陸地在有一支人馬,保管可以徹底毀了秦軍的後勤輜重。
卻不知魯宗之比他還急呢!誰都知道戰機稍縱即逝,可襄陽的能戰之兵幾乎全部帶傷,若是把民壯組織起來殺出去,誰殺誰還不一定呢!
總算秦軍守將有幾分本事,雖然仍被燒了不少糧草,但終究是保住了六七層。
無奈之下,秦軍守將一邊在一處高地紮營,嚴防荊州軍故伎重施,一方面以最快速度向姚崇稟報。
如果不能以最快速度消滅荊州軍的有生力量,那就趕緊退兵吧!仗再這麼打下去,可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了。
秦軍退去後,魯宗之親自前往荊州水師大營,送去勞軍之物的同時,也表明了他歸順荊州的態度。
幸好魯宗之說起他與司馬休之是舊識,不然就被江小魚直接拿下了,在江小魚想來,襄陽一直都歸荊州管轄,你早幹嘛去了?不會是因為舉目無援才肯歸順的吧?
不過在江小魚等人心中,路強一定是個化名的皇族,而司馬休之就是個皇族中人,既然這個太守和司馬休之相識,那他的歸順之心就可信多了。
要說江小魚的心眼還是不少的,表面雖然相信魯宗之的話,卻還是以幫助他守城為由,調三千水軍協助他守城。
魯宗之自然明白江小魚的意思,不過他既然已經選擇投靠江陵,那人家做什麼,他都要予以配合了。
多了一萬水軍幫助守城,魯宗之的膽子也大了起來,在同江小魚詳細分析了秦軍的處境後,大膽提出在刑山設伏的主意。
江小魚本就是膽大之人,而且現在也是個知兵的將領,在聽了魯宗之關於秦軍久戰不下,糧草又接濟不上的情況下、必然退兵的分析後,完全同意了魯宗之的計策。
二人商量好之後,立刻就動了起來。以三千水軍外加數千郡兵民壯守衛襄陽,江小魚率七千水軍在一處山路緊鄰大江的地方設伏,只等秦軍退兵。
路以及他手下的江陵高官們都沒想到,原定的伏擊計劃,會被江小魚實施。
發生在襄陽的事當然不會這麼快傳到葫蘆谷兩軍陣前,而兩軍也剛剛經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會戰。
路強在分析了敵我實力之後,沒有完全採納趙倫文的主意,他以一千輛戰車,組成一個龐大的方陣,在陣中間布以重弩和弓箭,每一輛戰車上又加了巨大的盾牌,這樣整個方陣行動起來有如一個巨大的龜殼,讓敵人空有武力,卻無從下手。
看到路強擺出這樣的陣勢,姚崇立刻就皺起了眉頭,這姓路的傢伙實在太狡猾,這那是要和我決戰啊?這分明不就是在耍賴嗎?
不過大話已經喊出去,一下不打是不可能的,於是姚崇派出三千鐵騎,自己親率大軍接應。
荊州軍這邊,一千戰車之內,是三千弓弩手,加起來是六千兵力,以這樣的隊形走太遠是不行的,所以大軍在距離己方營門不遠就停了下來。
三千秦軍鐵騎當然不會蠢到妄圖包圍六千荊州軍,所以只是縱馬在荊州軍的烏龜大陣外遊射,儘可能地殺傷荊州士兵。
不過荊州軍的防護很到位,損傷雖然在所難免,但在外圍戰車兵的掩護下,由內向外射出的箭矢,倒也射殺了不少秦軍騎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