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2/4 頁)
沒有參與那次事件,另外他還曾救過路強,再加之他確實很有才華,所以路強不願看他整天沉默寡言的樣子。
“陶尚書為人老實,又一心喜好專研學問,朕打算任命他為國子監祭酒,禮部尚書一職由你接任,你覺得如何?”
聽了路強的話,高雅之不由嚇了一大跳,忙道:“臣愧不敢受,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高雅之雖知道路強是個記恩的人,可六部尚書,那個不是功勳赫赫?自己這樣一個半路出家的人,驟然登上這樣的高位,豈不要招人妒忌?
路強深深地看了高雅之一眼,道:“朕一向用人不疑,朕不負你,相信你也不會負朕,記住,人不能總停留在過去,還要放眼將來才行”
擺擺手制止高雅之要說的話,繼續道:“你覺得李暠派人來的目的會是什麼?”
高雅之此時也說不上是什麼心情,有點酸酸的,不過路強既然問起正事,只能道:“他們二人雖沒有提起,不過據臣想來,李暠自命大將軍、護羌校尉、秦涼二州刺史、涼公等等職務,無非就是想名正言順地霸佔西涼之地,派他二人來,恐怕是想向陛下借一面大旗而已”
路強未置可否地點點頭,道:“那你覺得朕應該如何回覆他們?”
在路強的引導下,高雅之的心思已經完全融入這件事中,不假思索地道:“答應他們,待陛下北伐成功之時,就可效楊盛之事,招其進京,若不從,陛下的王師就可名正言順地討伐他”
跟路強想的差不多,這件事其實不過是走個過場,你承不承認,人家都是獨立的,別弄得大家現在連朋友都沒得做。
不過卻也不能就這麼痛快地答應他們,不然的話,豈不是讓他們覺得現在的朝廷同從前一樣,軟弱可欺了嗎?
沉吟片刻道:“你去告訴他們,明日朕會在校軍場召見他們,順便也讓他們見識一下我大晉的鐵軍”
誰知高雅之聽完路強的話,卻沒有動,皺著眉頭道:“陛下,恕臣直言,我們這麼早在他們面前暴露戰力,會不會讓他們提高警惕,為我們將來收復西涼帶來困難?”
路強要的就是臣子這種事事不盲從的效果,暗暗點頭,看來自己剛剛對他說的那番話起作用了。
微笑道:“軍力競賽是必須的,有競爭才有提高,不過朕的軍隊雖然可以讓他們模仿,卻決不會被他們超越,因為那是朕的軍隊”
路強的話音雖輕,卻透露著強大無比的信心。
高雅之聽路強這麼說,遂不再說話,躬身施禮退了出去。
路強傳旨趙倫文、鄧祥來見,隨即又將幾道早就擬好的旨意傳達下去。
一是禮部尚書的變動,第二道是由魯宗之接替韓延之為兵部尚書,韓延之領兵部尚書銜,實受徐揚總督。
韓延之先前已經被路強任命為徐揚總督,這次的變動主要是對魯宗之下的。
現在的晉朝境內,共有九個大州,路強在各州刺史之上,又增設一個總督之職,而刺史沒有調兵權,總督卻是有的,只不過前提也得是兵部授權,五軍都督府同意才行。
這樣層層牽制,就不會再出現封疆大吏擁兵自重的情況了。
第二天一早,路強頂盔掛甲,胯下赤兔胭脂獸,縱馬來到校軍場,而此時馬步三軍已經列隊完畢。
今天這場演武,受邀請觀看的不止黃始、梁興這兩個西涼人,就連秦國、燕國、百濟等國的使者也都來了,而這些人都是藉著恭賀皇子出生而來的。
觀看臺上,除文武群臣,在各國使者最末端,楊盛、楊玄父子也赫然在列。
楊盛被路強重新下旨封為仇池公,這在還沒有爵位之封的朝廷各大臣中,算得上是蠍子粑粑了。
不過楊盛很明白自己這個爵位是怎麼會事,所以一直很低調。
今天參演的共有兩萬軍隊,其中六千騎兵,三千弓弩手,五千刀盾手,三千長槍手,三千蠻兵。
路強面容沉冷,來到校軍場後,直接縱馬來到閱兵臺,甩蹬下馬,大步走上閱兵臺。
各國使者,包括楊家父子等人,都是第一次看到一身戎裝的皇帝,遠遠看著龍行虎步的路強,心中不由同時冒出一個念頭。
“真乃雄霸天下之主”
觀看臺和閱兵臺不是一個臺子,不過也不遠,群臣看到路強就位了,一齊躬身施禮。
“參見陛下”
隨在群臣之後的是兩萬官兵爆發出的震天呼喊:“吾皇萬歲、萬萬歲。。。”
聲震寰宇,久久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