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3/4 頁)
銓的陵寢之後,路強再次下令修建一座祠堂,將在潯陽遇難將士的牌位供奉其中,並派專人看護打掃,四季享受香火。
最後才是對遇難百姓的安置,不過遇難人數實在太多,許多都是全家一起遇難的,根本無法找到後人、或是他們的具體名姓,同時大多數屍體也都被鐵戰計程車兵丟進江中。
同顏延之商議之後,路強命人在城外靠大江一面,建起一個巨大的衣冠冢,讓後人有地方祭奠遇難的鄉親。
隨著各項工作的展開,城中在士兵的幫助下,也清理乾淨,同時還建起了一些房舍。
面對空蕩蕩的城市,路強再下一道命令,鼓勵各地百姓遷移到潯陽居住,並開出一系列優惠條件。
條件雖然很優厚,不過因為大戰在即,短時間內是看不出什麼的。
而此時劉裕大軍也已經到了廣陽,周安穆的水軍也到了石城,另外孟懷玉的兩萬人馬也退往石城。
孟懷玉是不得不退,趙倫文兩萬荊州軍、外加路強手下頭號悍將鄧祥的五千鐵騎已經殺入豫州,豫州的兵馬本來就不多,尤其是路強亮明身份後,許多府縣更是望風而降。
就這樣,趙倫文和鄧祥在很短時間內就橫掃豫州,如果孟懷玉再不走,就要被包圍在新蔡郡了。
如今路強統領的十餘萬大軍駐紮在潯陽、鄱陽一線,劉裕的十餘大軍也駐紮在與鄱陽郡百里之外的廣陽。
大戰一觸即發。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六章 小人之用
更新時間:2014…9…8 9:29:03 本章字數:3229
在以鄱陽郡和廣陽郡為中心的周圍百餘里內,已經完全被軍營所覆蓋。大營如一朵朵蘑菇,一直延伸到天邊。
劉裕的心情有些沉重,而他身邊的文臣武將們,幾乎也都能理解他的心情。
鄱陽郡方面是路強的主力部隊,但在外圍,北有趙倫文兩萬五千人馬橫掃豫州,南有張暢之兩萬五千人馬在朱家的配合下掃蕩江南。
眼下劉裕看似仍有十餘萬大軍,可這十餘萬大軍卻已經完全被壓制在沿大江的石城、廣陽至建康一線的狹長地帶,根本沒有戰略縱深和轉圜的餘地。
誰都明白,此戰已經關乎生死,路強敗了還可退回江陵,而他們若敗,卻已經無路可退。
要說荊州軍現在最厲害卻不是軍隊,而是路強的真實身份,軍隊中雖然感覺不出什麼,但地方上的態度卻已經越來越明確。
換句話說,路強的荊州軍拖得起,他們卻是拖不起的。
幸好鐵戰被路強挑了,不然劉裕非再捏死他幾回不可,若不是他,能這麼快把路強招來嗎?
為了沒有後顧之憂,劉裕幾乎將建康朝廷都搬到了軍營,當然了,司馬氏族人是一個不能帶的。然後命王謐替他守衛建康。
不過這些文武官員們基本都屬於牆頭草一類,在聽說了路強的真實身份、以及實力無比強大之後,已經很少有人在劉裕面前上躥下跳地出主意了。
人說患難見真情,這句話在有些人身上還是最能體現的,比如說死心塌地的劉穆之,還有後加入劉裕陣營的殷仲文。
尤其是這個殷仲文,就快把劉裕當他親爹孝敬了。天天來問安不說,還時不時地給劉裕出謀劃策,正是他的這種表現,給了劉裕不少安慰。
只是殷仲文的主意大多沒什麼用,絕對的實力面前,什麼陰謀詭計都是蒼白的。
倒是後來劉穆之替殷仲文想了個好主意。
兩軍相持已經三天了,可雙方都沒有一點動靜,劉裕摸不準路強想幹什麼,這兩天一直在研究這事。
今天的例行軍事會議開完,眾人退下去之後,大帳內只剩劉裕和劉穆之了。
劉穆之看著劉裕,忽道:“大將軍,您覺得殷仲文此人怎樣?”
劉裕冷冷一笑:“小人爾”
“大將軍不打算好好利用這個小人嗎?”
“哦!計將安出?”
“眼下誰都不看好我們,可唯有這個勢力小人仍圍在大將軍身邊噓寒問暖,屬下就有些奇怪,這不象他的為人啊?後來仔細一想,倒是有些明白了,他恐怕是想在您這撈點有用的東西,然後做為進身之階賣給路強”
聽了劉穆之的話,劉裕也笑了,他可不是桓玄,被殷仲文幾句話就能忽悠蒙了。
就聽劉穆之繼續道:“他既然急於想立功,大將軍何不成全他呢?然後我們將計就計”
劉穆之的話可謂深合劉裕之心,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