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2/4 頁)
。
路強命人把蕭元常找來,蕭元常在路強離開晉安郡後,一直大力發展城市建設,如今的晉安郡已經成了一座集軍港、商貿與一體的大都市。
雖說之前有路強給他打了個好底,但也說明這卻是個很有能力的官員,不然路強也不會屬意他入主工部了。
之前路強在麥城祭奠關羽的時候,已經把關羽的相關事蹟宣傳了一遍,經他口傳出,雖然很有說服力,但終究傳得不算遠,所以還是有很多普通人不知道關羽是何許人。
路強已經親自執筆,將他知道的一些關羽的事蹟記錄下來,然後交給蕭元常。要他為關羽豎碑立傳,而關羽的廟宇也是他唯一一座由他親自下旨供養的廟宇。
蕭元常接了命令不敢怠慢,他到了江陵之後,已經聽人說起荊州官場怕是要有變化,而在這個時候,路強把這件大事鄭重地交給自己,那是不是說路大人要重用自己了呢?
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往上爬的官員、嗯!也不見得就是個不好的官員。
按照路強的指示,關羽的廟宇被建在江陵一處比較繁華的地段,這裡人流密集,過往商旅眾多,正是宣揚關羽忠義無雙、精忠報國的好地方。
地址早已經勘探好,蕭元常只需組織建造就行。
不得不說路強這一手真的很高明,即達到崇拜關羽的私人目的,也起到了教化世人的效果。
沉浸在刺史大人大婚喜悅中的江陵百姓,還沒等到刺史大人大婚,卻突然發現城中多了一處風景。
按照路強的指示,廟沒有蓋好之前,那塊刻有關羽事蹟的石碑卻先豎了起來,隨之而來的就是關羽的事蹟被廣泛宣傳出去。
夜讀春秋、刮骨療毒、千里走單騎。。。這些故事一經流傳,在很短時間內,就被度上了數層金光閃閃的外衣。
於是,在關羽的廟宇還沒建好之前,就有百姓士紳、甚至軍*領紛紛前來祭拜。
一個腦筋快的商鋪老闆,立刻著人刊印春秋,然後在關羽廟前擺了個攤位,大賣特賣春秋戰國,著實賺了把好錢。
有人高興,自然就有人窩火。
早在司馬休之等人被路強幹掉時,就已經有訊息傳回建康,而關於路強身世的傳說,也若隱若現地傳入劉裕的耳中。
路強就是司馬德宗?
劉裕這一驚非同小可,如果是那樣的話,這仗還怎麼打?雖說軍隊還牢牢控制在手中,但打仗打的可不單是軍隊,後方的穩固,軍民是否一心,地方官吏的支援等等,都是決定成敗的因素。
劉裕二話不說,立刻衝入皇宮找到司馬德文,逼問他有關路強的事。
如今這位德文皇帝,已經快修成正果了,平時連龍袍都不穿了,整日就坐在佛前唸經,要不是腦袋上還有一頭黑髮,真跟個得道高僧沒什麼區別了。
聽了劉裕的質問,德文大師莫測高深地一笑,只說了一句天機不可洩露,然後閉上眼睛繼續參禪去了。
劉裕氣的牙根直疼,卻也毫無辦法,他是很想殺了司馬德文,從前是怕背上弒君的罪名,現在卻是怕招來路強的瘋狂報復了。
這件事還沒等在劉裕心中平息呢!有關路強即將大婚、並建造關公廟的訊息又傳了過來。
路強成不成婚,劉裕一點不關心,反倒是那座關公廟卻引起了他深深的警覺。
路強如果真是司馬德宗,那他在這個時候不琢磨做新郎的事,卻一心宣揚起忠義無雙來,他想幹什麼?
正文 第一百八十九章 劉裕的禮物
更新時間:2014…9…8 9:29:03 本章字數:3348
路強現在的行為可以套用他祖先的一句話了,那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當然了,如果路強仍以現在這個名字行事,那他做的這些並沒什麼太大用,但如果他恢復司馬德宗的本名之後,意義可就大不一樣了。
直覺告訴劉裕等人,路強一定就是那個失蹤已久的白痴皇帝、司馬德宗,這已經無需什麼證據了,單從司馬德文肯把玉璽交給他,並得到何無忌等人的忠心,就足夠說明問題了。
又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路強怕暴露身份,從而導致劉裕加害兄弟司馬德文。可劉裕似乎更怕路強公開身份,因為那樣的話,劉裕若不肯向路強效忠,他就是名副其實的反賊了。
為了應付路強一撥接一撥無聲的攻勢,劉裕及其幕僚們已經連續商議多日了,卻始終沒想出一個有效的辦法來。
其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