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2/4 頁)
謝望祖說了一遍後,最後道:“讓劉穆之回去告訴劉裕,他可以帶走一萬軍隊,這是我的最後底線,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而且我也不會無限期地等下去,他有三天的考慮時間,過後就不要再談了”
大軍已成合圍之勢,也就等於是斷了劉裕的糧道,劉裕這十萬大軍每天人吃馬嚼,不知要耗費多少糧草,現在跟你談,已經是很給你面子了,若在得寸進尺,那就是給臉不要臉了。
路強這麼說,內中當然也是有水分的,給劉裕三天考慮時間,並不是說三天之後就開始進攻,而是三天後就不會在同劉裕談判,斷掉他的糧草,讓他的十萬大軍不戰自潰。
其實想要潁川郡一事,完全是劉穆之臨時起意想出來的,以現在的國界,潁川郡位於三國交界處,看似危機重重,卻正可利用三國相互防備的心理慢慢發展。
所謂的危機,就是危險與機會並存。只可惜他的算盤打的雖好,卻還是被路強一眼就看了出來。
要說徐州距離燕國也不遠,劉裕的軍隊也剛從那裡撤出來,但之前劉裕兵鋒正盛,根本無懼燕國或是劉毅。
現在就不行了,劉毅有兩萬人馬不說,同時徐州剛經歷幾場大戰,民生凋零,百姓養活自己都成問題,還那有餘力供養軍隊?
而這只是其一,一萬精銳的北府軍,想消滅劉毅兩萬雜牌軍也不是不可能的,但過後勢必還要窮於應付不斷寇邊的、被重新趕下大海的劉毅軍隊。
試想一旦去了這樣一個地方,還談什麼東山再起?
可說不去就更不行了,現在不管路強安的什麼心,總還答應讓你帶走一萬軍隊,三天之後,恐怕你連根毛都帶不走了。
劉穆之回來對劉裕把路強的話轉達了一遍後,劉裕許久都沒有說一句話,呆呆地坐在那,眼神閃爍,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剛剛劉裕又接到奏報,劉毅擼胳膊挽袖子的,正準備趁他與路強決戰的時候來分一杯羹,卻不知什麼原因,又退了回去,如今荊州軍在建康那些皇族、官員的幫助下,牢牢控制住了建康城。
隨即朱超石率一部荊州軍,在揚州士紳豪門的暗助下輕取揚州,徹底斷掉了北府軍的糧草,如此一來,這場仗真的無需再打下去了,荊州軍只需圍困,就能活活困死他。
這回連衝動的趙子貴都不說話了,顯然是感受到了形勢的嚴峻。
也不知過了多久,劉裕才沙啞著嗓子對劉穆之道:“道和有何高見?”
劉穆之暗自嘆息一聲,道:“我想送給大將軍四個字,就是臥薪嚐膽”
劉裕明白劉穆之指的是什麼,可就這麼向路強低頭,實在不甘心啊!擺了擺手道:“你們先下去吧!讓我一個人靜靜”
眾人明白劉裕的心情,躬身施禮後退了出去。
劉道規輕輕拉了劉穆之的衣袖一下,示意他隨自己向另一側營帳走去。
劉穆之知道他有一肚子話要問,遂跟著他走了過去。
“道和兄,你說路強真的會放過我們嗎?”
這個問題還真有點不好回答,劉穆之沉吟片刻才道:“觀路強之前的行事,說過的話還從未食言過,雖說他把我們打發到徐州沒安好心,但總好過在這裡等死,我相信大將軍也會想明白此點的”
“那路強會如何安置這些軍隊?”
劉穆之明白劉道規為什麼這麼問,要知道路強之前在潯陽可是殺了一萬北府軍,一個活口都沒有留下,那叫一個狠。
搖頭道:“這點倒不用擔心,鐵戰屠殺荊州軍在前,路強不過是在報復而已,首惡已除,當初參與屠殺計程車兵也都死差不多了,路強心中那口惡氣即出,是不會幹出殺俘的事來的”
說到這,心中不由一動,疑惑地看著劉道規:“道規為何要這麼問?”
劉道規苦笑一下,道:“道和無須擔心我,我和大將軍是族親,誰背叛大將軍,我都是不會背叛他的,實不相瞞,軍中已有流言傳播了”
原來士兵們已經得到訊息了?
劉穆之心中更驚,大軍之所以能堅持到今天,靠的就是上下一心,如果軍心都亂了,那真是萬事皆休了。
第二天、天還沒亮,劉裕就命人把劉穆之找了過來,而當劉穆之進帳看到劉裕之後,不由大吃一驚。
一夜的時間,劉裕彷彿蒼老了十幾歲,鬢角的頭髮原本只有幾根白髮,現在卻已完全變白,臉上皺紋隱顯,不知道的,真會把劉裕當成七老八十的人,而劉裕其實連五十都不到。
“大將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