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2/4 頁)
,留著也是幹吃飯。
只是盧循也知道這些人都是才俊之士,都送給路強,豈不助長了路強的實力?可這也確實是個同路強修好的辦法。
因為路強手下無人可用,吳隱之此舉可謂是投其所好了。
真是為難啊!
關鍵時刻,這位盧大反賊也變得同桓玄一樣,猶豫不決起來。
一旁的安士幀看在眼裡,心中不由嘆息,這樣的人若是能成氣候,真是沒有天理了,看來自己也該想想出路了。
安士幀走了之後,盧循猶豫再三,最終還是決定聽從吳隱之的建議,送韓延之和王誕去路強那裡,以此平息路強的雷霆之怒。
命人把吳隱之找來之後,再三重申夜襲晉安郡這件事完全是苟林的私自行為,與自己沒有關係,在送上韓延之、王誕兩人之後,又備了一份厚禮。
看著盧循謙卑的樣子,吳隱之都有些替他感到悲哀,怎麼說你也是個造反頭子吧!能不能給你的同行們長點臉?反賊們的臉都讓你給丟盡了。
如果不是知道路強兵力不夠,吳隱之都想勸他現在就出兵剿滅盧循了,這傢伙也太完蛋了。
韓延之是個帥才,而王誕則屬於吳隱之夾帶的私貨,王誕是被桓玄流放到廣州的,不過王誕卻與桓脩交好,所以這個人的立場有些讓人琢磨不透。
同時吳隱之想,如果單獨索要韓延之的話,盧循恐怕會以他曾逼死孫恩為藉口不肯放人。為此吳隱之還準備了一大堆說辭,卻沒想到盧循會如此痛快的答應,早知他如此懼怕路強,就直接開口要人了。
拍著胸脯向盧循一通保證之後,索性帶上老婆孩子和韓延之、王誕一起趕奔晉安郡。
路強聽說吳隱之把韓延之帶回來了,不由大喜過望,忙親自迎出城來。
其實路強不知道,這個韓延之曾任職荊州治中,官還不小呢,後來知道桓玄亂政後,憤而辭去官職,只是沒想到,他在廣州看望老朋友的時候,卻落入盧循手中,幸喜盧循有個愛護官員的好習慣,不然早被咔嚓了。
在路上的時候,吳隱之已經把路強的來歷,以及他知道的關於路強的所有資訊都告訴了韓延之和王誕。
王誕知道自家事,所以對在路強手下任職並不熱心。
韓延之卻不一樣,這也是個死忠朝廷的人,聽說路強的官職是皇帝衝破阻力親自任命的,立刻就決心為路強效力,以此報效朝廷和皇帝。
路強親自出迎,是出於對人才的看重,卻著實讓韓延之感動了一把,即感慨路強的年輕,同時更堅定了效命之心。
吳隱之給雙方介紹完後,韓延之和王誕再次向路強施禮。
路強連忙拉起二人,他雖不知道王誕的實際情況,但即是吳隱之介紹來的,想來也不會差,於是乾脆一手拉著一個,與他們一起步行進入城中。
這一來,連王誕都有些過意不去了,自己可什麼都沒幹呢!人家就如此相待,若不有所表示,豈不有愧於人家?
一行人進入府衙後,分賓主落座,路強命人準備茶飯,閒談一會後,路強就對韓延之道:“本官欲組建海軍,不知韓大人可有什麼好主意?”
韓延之知道路強這是要考驗他了,沉吟片刻道:“路大人,請恕在下直言,如今大人的府庫可還充盈?如若不夠充盈的話,在下建議大人海軍之舉,容日後再商議”
韓延之一句話問的路強老臉通紅,他佔據荊、江不足一年的時間,雖說陸續從桓玄、以及支援桓玄的那些土豪家裡搜刮了些財富,可要說充盈,那可差得太遠了。
而海軍又是個極其燒錢的行當,沒有雄厚的財力支撐,是根本維持不下去的,到時候弄個虎頭蛇尾,可就貽笑大方了。
想到這,路強站起身向韓延之深施一禮,道:“多些韓大人教誨,路某受教了”
這只是個很小的舉動,卻讓韓延之和王誕看到了路強的另一面,不得不感嘆路強的成功決非偶然,單這份心胸,就無人能及。
王誕忽然插口道:“路大人倒也不必焦急,財富都是積累出來的,而這積累的方法也有很多種,比如說盧循那裡就替大人積攢了不少財富,想必以大人之能,用不了多久,就該從盧循那裡取回來了”
王誕說的有趣,不過這個道理卻是誰都懂的。眾人不由一起放聲大笑起來。
原來路強是想把韓延之留在晉安郡訓練海軍的,不過聽了韓延之的話之後,他就改主意了。
從苟林這件事上,就可看出盧循不足懼,有張暢之駐軍在這裡,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