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1/4 頁)
慧永雖然不是方丈,卻是大師兄,忍不住開口道:“不知大人遇到了什麼難處,貧僧等能幫上的一定會幫”
路強表情一收,淡淡道:“借糧”
其實路強的這個想法完全是突然冒出來的,因為這和尚也太有錢了,看著和尚們一個個精神飽滿、腦門錚亮,再想想潯陽乃至荊州許多地方戰後那些衣食無著的百姓,越想越有氣。
憑什麼這些只要貼上佛門標識的人就可以養尊處優、錦衣玉食?那些起五更爬半夜、辛苦勞作的百姓們卻吃不飽、穿不暖?
所以他已經不打算再和這些人玩什麼溫柔了。
慧永還沒等表態,慧明忙搶著道:“大人見諒,這恐怕要讓大人失望了,我佛光寺都是靠著信徒的供養,自己吃都成問題,那有糧可借?大人怕是來錯地方了”
“哦!看來有人傳言佛光寺周圍的數千畝土地都是佛光寺私產不實啊!回頭本官就讓衙門重新丈量,如果是無主之地,就一律充公”
路強說的平淡,可聽在慧明耳中,卻無疑於炸雷一般,土地都被充公了,他廟裡這上千口人還活不活了?
錚亮的腦門瞬間冒出汗來,道:“路。。。路大人且慢,有事、有事好商量”
面對路強的咄咄逼人,慧永、慧遠兩位高僧不幹了,同時站起身來,手打稽首:“阿彌陀佛,路大人可是來欺辱我佛門的嗎?”
“不敢,路某隻是想給百姓們謀條生路,呵呵!剛剛大師還在講佛祖以身飼鷹的故事,怎麼本官向你們寺院借些糧食,就是欺辱你們佛門了?”
“這。。。城內有那麼多官紳豪門,大人卻來向我佛門要糧,不嫌有失公允嗎?”
慧遠被路強一句話差點弄沒詞了,只好把士族豪門拖進來說事。
這些個和尚,已經被信徒和歷屆無能官府慣得不成樣子,心中那還有國家法度、蒼生黎庶?
路強已經不想再和他們廢話下去,站起身,冷然道:“今後本官治下,無論官紳,必須一體納糧交稅,佛門也不例外”說罷昂然而出。
三個老和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們的第一感覺就是自己聽錯了,可一個人能聽錯,三個人都會錯嗎?
從古到今,士族一直都是個特權階級,佛門興盛的時間雖不算很長,可那個君主都對佛門寵信有加,更兼這些年佛門弟子遍及天下,已經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根本就不是一個地方官員所能觸動的。
現在這位年輕的路大人雖然官不小,可居然就敢同時對士族和佛門同時下手,他不會是官當夠了吧?
慧永等人也不送路強了,關上禪房的門就研究起對策來。
路強也不理他們,重生到這個時代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什麼有危險、什麼不該做,他會不知道嗎?
如果換做其他地方,路強的這些做法或許是很激進,可荊、江二州歷經大戰,已經殘破不堪,正是行破而後立的大好時機,如果路強仍沿襲其他諸侯那樣,把實力建立在士族門閥的支援上,那他最終也必將是曇花一現,很快就會被歷史淹沒。
從廟裡向外走的路上,仍可見絡繹不絕的信徒們,一個個聽了高僧的講經後興高采烈的樣子,同路強陰沉的臉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路強想來,那些有道高僧是應該通曉世務、關注民間疾苦的,現在看來,不過是一些被捧上神壇的神棍而已。
司馬休之對路強的作為也很不以為然,他可不是象路強那樣換過腦子的人,在他想來,官府就應該維護士族的利益,失去士族的支援,政權也必然不會長久。
離開佛光寺後,沒走多大一會,司馬休之終於忍不住道:“路大人,你的做法是不是有些太偏激了?”
路強早知道他會這麼問,扭頭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道:“休之將軍可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司馬休之有些似懂非懂地搖了搖頭,道:“大人的意思可是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嗯!差不多吧!我大晉朝廷屢屢有權臣當道,何解?那些權臣們駕馭著我大晉的百姓,卻為他們耕種著我大晉的國土,所有收成都歸他們,最後國庫日漸空虛,反而給他們積累了無數的財富,若沒有這些財富的支援,那來那麼多前赴後繼的權臣?”
“休之將軍,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要論學識,十個路強綁一塊也不見得比司馬休之強,可說到見識,那卻是司馬休之拍馬都無法追及的。
而路強的話無疑於晨鐘暮鼓,重重地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