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3/4 頁)
令,在劉毅的人馬退出建康後,全面接管了建康的城防,隨即在皇宮外圍增設了一道防線,美其名曰是為了保護皇帝,其實誰都知道,他是奔著何無忌去的。
劉毅在朝廷內雖然已經沒了立足之地,但從前還是有一群捧臭腳的,劉裕的首要之急就是先將他們清除出去,於是在朝廷宣佈了劉毅的罪狀之後,一場針對劉毅昔日黨羽的清洗也開始了。
而在劉毅剛退走沒多久,一個早已被人遺忘的人蹬上了前往江陵的商船,這個人就是司馬刁。
路強在得到訊息的時候,已經到了距離廣州最近的桂陽郡,馮該接到命令後已經帶兵趕了過來,如今桂陽的總兵力已經到達近一萬人。不過這一萬人面對百里外的徐道覆三萬人馬,顯然是不夠幹什麼的。
馮該在未到桂陽郡時,秉承路強的旨意,一路走來,已經陸續徵召了一些士兵,不過到了桂陽郡後,就有些不好徵兵了,因為這裡早期是桓偉的老巢,對江陵的人馬多少都有些牴觸。
路強知道了經過之後,先是對馮該的所為給了高度的肯定,隨即下令暫停徵兵。
這個決定是路強同司馬休之、韓延之商量後的結果,桂陽郡臨近廣州,雖然說這裡的防守很重要,但若在這裡集結重兵的話,很容易給徐道覆造成一種錯覺,覺得路強是要對他動兵,所以在加強桂陽郡防守的同時,將主要兵力集結在桂陽郡四周,這樣即可以保持對廣州的威壓,同時一旦桂陽郡出事,也可在最短的時間內調動兵力。
說服了馮該之後,路強任命韓延之為桂陽郡司馬,同時節制零陵郡、棗陽郡、南康郡、營陽郡兵馬。
這樣就形成了一道以桂陽郡為中心的防護網,總兵力預定在兩萬,分駐在這幾個地方,老將馮該作為韓延之的副手,協助韓延之駐守在營陽郡。
韓延之曾是荊州治中,與馮該早就認識,雖然後來辭官不做,但馮該素來很佩服他,所以對路強的這個安排,並沒有任何異議。
安排完這些之後,路強本應該啟程的,不過他突然做了個誰也沒想到的決定、他要同徐道覆見一面。
路強的想法一出,幾乎遭到所有人的反對。笑話!路強現在是什麼身份?那是皇帝玉口親封的荊、江刺史,都五州軍事的封疆大吏。
而徐道覆算什麼東西?人馬再多也是反賊,路強去同他見面,豈不自貶身份?所以沒有人贊同路強的決定。
路強早知道眾人會有這種想法,不過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徐道覆號稱盧循手下第一猛將,而據路強調查,這個人並不單單是那種有勇無謀型的反賊,相反,此人的心機十分深沉,甚至可以說,盧循能有今天,他有一大半功勞。
而這樣一個人卻沒有被盧循留在身邊,難道還不夠耐人尋味嗎?
所以路強斷定,如果不是盧循忌憚他,就是他已經起了另立爐灶之心。而不管他是那種情況,只要他肯來見自己,自己就有辦法讓盧循知道。
盧循一心想得到朝廷認可,可他在劉毅那得到的官職還沒坐熱乎呢!手下大將就和朝廷高官眉來眼去了,盧循會怎麼想?
至於說徐道覆不會來見自己,路強卻覺得這種可能性不大,畢竟自己躥起的太快了,而對於徐道覆這樣一個成名已久的人來說,若不能和自己見上一面,恐怕他不會睡好的。
聽了路強的分析,眾人都不說話了,如果把路強的行為比做一個計謀的話,那就是赤裸裸的陽謀,讓人明白是怎麼回事,還不得不按路強的安排走下來。
收到路強的邀請函,徐道覆也迷茫了,這個路強究竟想幹什麼?一面向桂陽郡增兵,一面又想和自己面談,想招降自己嗎?
徐道覆此時的處境和路強想的差不多,此時的徐道覆仍對盧循忠心耿耿,可盧循忌憚徐道覆的能力,卻又不敢把他怎麼樣,所以就把他打發遠遠的,自己圖個眼不見心不煩。
要說徐道覆確實是個有勇有謀的將領,只是有些愚忠,對別人勸說他防備盧循的話,也從不往心裡去。
而正如路強所想,他根本沒把路強放在眼裡,同時也對這個年輕人充滿了好奇,所以接到路強的邀請後,立刻就答應下來。
其實路強所說的邀請徐道覆,並不是要請他到桂陽郡城來,而是在桂陽郡與始興郡之間的一處山坡上,擺設了一桌酒宴。不然徐道覆也不可能這麼痛快就答應。
按照事先約定,兩人各帶兩百侍衛來到約定之處,數里之外,則是各自的大軍。不過兩人都能感覺出,今天是打不起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