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第1/4 頁)
更新時間:2014…9…8 9:29:10 本章字數:3539
如今的舊燕之地,除了幽州的拓跋儀,也只剩張興的人馬了。
因為之前馮拔向拓跋珪稱臣,所以拓跋儀的五萬軍隊始終駐紮在幽州,若不是慕容超突然出兵,拓跋儀還是不會動的。
但現在拓跋儀為了追趕慕容超,已經揮軍殺入燕國腹地,若不是突然遇到晉軍,說不定這個時候已經打到廣固了,這麼便宜的事,誰看到不上啊?
晉軍閃擊慕容超,並全取山東半島的訊息,很快被拓跋儀送到拓跋珪的手中。
看著手中這份奏報,拓跋珪不由暗自嘆了口氣,他已經與晉朝皇帝交手兩次,深知那是個不動則已,一動必將勢若雷霆的人。如今既然已經出兵,顯然不可能只停留於慕容超的地盤。
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拓跋珪應該命令拓跋儀全力救助張興,可問題是這個時候還能不能來得及不說,拓跋儀也只有五萬軍隊,能擋住晉國軍隊嗎?
對路強這個老對手,拓跋珪不是不想一舉戰敗他,只是先前兩次的無功而返,已經讓他在國內大失威信,所以他現在要做的不是與路強爭鋒,而是要穩固自己的地位。
仔細斟酌了一番後,拓跋珪給拓跋儀去信,要他退回幽州,同時儘可能地幫助張興,如果實在事不可為,也要儲存好實力,並在幽州站穩腳跟,為他將來率軍南下打好前站。
拓跋珪也算得上是路強的知己了,就在拓跋珪給拓跋儀的回信還在路上的時候,檀道濟已經率軍突破長城防線,直撲中山城下。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很多時候計劃都是沒有變化快的。兵不血刃地佔領廣固之後,路強就改變原來小動的計劃,進而要全取舊燕之地。
另一路晉軍在時延祖率領下,夜襲壺關,並一舉破之,隨即大軍直撲舊燕地的最後一座大城、翼州。
可以說,先前晉軍的動作,不過是戰前美點,現在才是真正的開始。
路強的戰略意圖很明確,一是徹底消滅燕國,二是將拓跋珪的人馬趕出長城。為此他調動了三路、共計二十餘萬大軍參戰。
此時的中山,在經過馮、張的火拼之後,已經變得滿目瘡痍,軍隊倒是不少,還有五萬可戰之兵,可問題是軍心沒了。
晉朝大兵壓境,原本還陳兵黃河與晉軍對陣的拓跋儀,在知道晉軍突破長城防線後,唯恐腹背受敵,已經一溜煙跑回幽州了。
這樣一來,中山就已經是座孤城,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情況下,還有何軍心可言?
在檀道濟十萬大軍圍困中山的同時,文處茂跟著拓跋儀的屁股,也渡過了黃河,不過為了不被拓跋儀伏擊,所以他軍隊行進的速度並不快,但他的目標卻很明確,那就是此次戰役的最後一個目標、幽州。
時延祖的軍隊同樣在輕取翼州後,也開始向幽州挺進。
這還是路強第一次主動向魏軍開戰,他記得很清楚,在宋朝時,就因為沒有燕雲十六州這些天然防護,遼、金鐵騎才可長驅直入。
所以他必須將魏軍徹底趕出長城,為此,徐道覆已經在遼西登陸,可以說,如果拓跋珪不派兵救援,拓跋儀的五萬軍隊,將被二十餘萬晉軍團團圍在幽州。
在這個關鍵時刻,拓跋珪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他以為路強只會止步在中山,不會進攻幽州,因為之前晉軍還沒有主動出擊的先例。所以他沒有立刻派兵救援拓跋儀。
確實沒有這個先例,不過隨著晉朝國勢日強,這不過只是剛剛開始而已。
路強命韓延之坐鎮洛陽,他親率一萬黑豹親軍趕往幽州前線,這一萬黑豹親軍都是清一色的騎兵,都是從各軍中挑選出來的精銳,同時裝備也是最好的。
在這樣一支軍隊面前,即便是拓跋珪的近衛軍,也不見得能討到好去。
路強甚至沒有率軍去中山,因為他知道,那裡的戰事已經沒什麼懸念了。
檀道濟十萬大軍圍困中山,不過他並沒急著攻城。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那是蠢辦法,他的軍隊還要參加趕走魏軍的戰役,所以他不想有太多的損傷。
大軍圍城之後,檀道濟命人傳話給張興,他有十二個時辰的考慮時間,明早太陽昇起的時候,若再不投降,就開始攻城。
事態變化實在的太快,以至於張興還沒反過味來,晉軍就已經兵臨城下了。
怎麼辦?抵抗,估計是沒什麼意義,以現在的軍心戰力來說,根本不可能擋住晉軍的進攻。
到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