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2/4 頁)
麼過來的?難道他們自己一點沒有生產自救的辦法嗎?
撥付救災物資這些事還用不到路強親自操心,不過照此下去,桓玄留下的那點家底可不夠折騰的,必須得另想法子才行。
按照記憶中早朝的樣子,路強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所有人開會,研究以往的得失,部署今天的工作,一段時間以後,眾人不但習慣了這種方式,而且非常認可路強這種勤政的態度。
現在看來,軍隊方面的改制,倒是最平穩的,幾員將領彙報了軍營的現狀和訓練情況後,就該由王鎮惡等人說到政務了。
這是每天會議的一個流程,今天也不例外。
前面幾個將領說完,周奎最後一個發言,他也沒別的事,就是希望儘快搞到戰馬,把三千鐵騎補充完整,現在的騎兵營只有兩千戰馬,為了讓三千人都能熟悉騎兵作戰,不得不輪番訓練。
對這件事,路強暫時也毫無辦法,劉嗣女已經出去有些日子了,現在還沒傳回什麼好訊息,所以只能等。
陶淵明主管江陵,在他治下的各縣倒還安穩,沒有天天來要錢要物的現象,可是他做為路強的核心手下,也知道府庫快經不起折騰了。
“大人,屬下覺得現在這種情況純屬人為的,各郡郡守顯然是有的在觀望,有的是在幸災樂禍,所以屬下提議,撤換一些郡縣長官,使我們的新政能順利施行”
王鎮惡也傾向武力解決,殺一儆百,聽了陶淵明的話,立刻點頭贊同。
路強看了看一直沒開口說話的顏延之,道:“延年怎麼看這件事?”
“大人一心讓利於民,屬下覺得策略是好的,關鍵就在這些官員身上,而我們又不是三頭六臂,不可能監管那麼到位,所以就給了他們可趁之機,屬下覺得,若是讓所有百姓都知道大人已經把桓家土地、以及那些支援桓家計程車族豪門的土地,也都分給了普通百姓,那麼普通百姓會怎麼想?”
顏延之的一襲話,讓路強腦中靈光一現,現在這個時代資訊不發達,甚至很多百姓終其一生也沒離開過他生活的一畝三分地,見過的最大官員恐怕也就是縣官,所以縣官說什麼就是什麼,根本不知道朝廷的具體政策。
這就是現代人常說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如果一旦讓那些普通百姓知道他們應得的實惠卻被地方官府扣押,他們會怎麼想?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現在這個社會,士族門閥並立,絕大多數土地都在他們手中,而他們還不用繳納稅賦,官府所有的稅賦都壓在普通百姓身上,而不堪重負的百姓,要麼成為他們的佃農,要不就得賣身為奴,這也就是叛亂剿而不絕的主要原因。
這就象一堆乾柴,只要有一點火星,就能燃起熊熊大火。只是荊州新定,決不能再出亂子了,所以這件事必須有個度。
沉吟片刻才道:“今天就先到這吧!”
聽到路強宣佈散會,眾人紛紛起身施禮離去。
顏延之卻沒有走,待眾人散盡後,才道:“大人可是已有定計?”
路強微微點點頭道:“這件事需要一個契機,隨後我會任命你為監察,巡視各郡縣,同時再配以軍隊,務必在最短時間內解決這件事”
“屬下明白”
顏延之沒有問路強指的契機是什麼,對這位年輕統帥,他們已經越來越有信心了。
路強一個人坐在堂中,又仔細琢磨了一下自己的辦法,然後把王凱叫了進來,交代一番後,讓他即刻帶人去辦。
土地問題歷朝歷代都是大問題,稍一不慎,就會生出大亂子。荊州的做法只能作為一個實驗點,試探一下荊州士族豪門的反應,如果一切順利,也必將隨著路強的腳步越走越遠。
一陣輕微的腳步聲自身後響起,路強不用回頭也知道是春蘭,他在議事的時候,任何人都不準打攪的,親如春蘭、冬梅兩個丫頭也不例外,這乖巧的丫頭一定是知道里面沒人了才進來的。
路強幾乎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所以後院始終就兩個丫頭,一個下人都沒招。前院的侍衛們倒是有幾個下人照顧她們的伙食。
兩個丫頭也不知出於收買心思,從不許別人進後院,路強心思較粗,也沒往其他地方想。
“主人,您看,我去讓人修改了一下,可還滿意嗎?”
春蘭說著將手中的畫卷在路強面前展開。
隨在畫卷的展開,一個宮裝麗人躍然於畫上,身姿綽約,眉目如畫,卻不是王神愛還有誰?
這已經不知是第幾次修改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