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部分(第1/4 頁)
起精神來,於是梁文紹下令:就此紮寨安營開灶休息。
就在大家剛端起碗準備吃頓安穩飯,也就在這個當口,只見一匹快馬來到營前,這人一勒馬韁,這馬兒前蹄抬起,長長打了個響鼻,就見這人跳下馬來開啟一紙卷高聲道:“皇上旨意下,張邦昌、梁將軍接旨……”
這是怎麼回事?皇上這道聖旨又說了些什麼?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二百六十回
梁文紹奉旨入雄關 張邦昌出計反遭困
上一回書說到:梁文紹和岳飛剛剛接到康王的軍令,這會兒又傳來皇上的聖旨。聖旨是怎麼說的呢?大概的意思就是:命張邦昌回宮聽令,而命劉浩所部北進,沿黃河駐防。
您看見沒?這一條軍令和一道聖旨一個是要剿殺殘敵;而另一個則是要他們北上駐防,其用意明顯不同。其實康王的軍令是劉浩發的,康王哪裡?現在還是個謎,解京都之圍,他根本就沒來,只是在發號施令而已。那麼劉浩傳這道軍令是啥意思?他是意在立功,因為現在京都之圍已解,那麼殺敵自然就是當前的主要任務,而欽宗皇帝則旨在令劉浩的大軍北上戍邊,乃是為護國,從而鞏固自己的皇位。他把張邦昌調回京都的意圖,那當然是為護守皇城,因為透過這次出擊,他對張邦昌這人是更加地信賴,因而也是愈加地不捨。
話說梁文紹和岳飛這支隊伍剛到黃河邊駐防沒幾天就又接到一道聖旨,命他們前往雄關駐守,這雄關大概就是現在的山海關一帶。梁文紹和岳飛這支隊伍咱說過,人馬並不多,就憑這十幾萬人前往雄關,其實那叫做孤軍深入。因為雄關雖說是大宋的邊關,可畢竟已經失守許久了,若是那裡留有金兵把守,那要想收復可就難了,十幾萬人在這戰場上終究算不得大軍,也難當此任。這是一步險棋,因為只是皇上的旨意,並不是康王的軍令,所以這事康王並不知道。
再說金國的金主金太宗完顏晟。當他聽逃回來的金人說被一支宋國的軍隊打得慘敗,三十萬餘人的兵馬只剩不足一萬人,幾乎可說是全軍覆沒。金主完顏晟得知此事萬分懊惱,因為這次大軍出塞一直是特別地順利,可說是攻無不取戰無不勝,眼看是兵困汴梁城,一取大宋江山指日可待,沒想到不知從哪冒出這麼一支宋軍,竟然有如此威力,將自己的軍隊打得一敗塗地,所剩無幾。
這時,逃回來的將官紛紛哭奏道:“這支宋軍以騎兵馬隊開路,一個個如狼似虎,勇不可擋,將我們衝得潰散。我八萬餘人退守響水河,正打算重整旗鼓,想不到後方又殺來一支宋軍,我們腹背受敵,故而慘敗至此。”
完顏晟問道:“可否看清這支宋軍打的是什麼旗號?”
金將答道:“屬下看見他們打的是康王旗號。”
完顏晟聞聽就把眉頭一皺,心說:我與大宋交戰多年,對於康王倒是曾聞其名,可沒聽說他手下有多少兵將呀?況且,這次征戰已將宋軍的主力打垮,直至兵臨都城,也沒見過一次像樣的抵抗,這已足見大宋已是到了兵虧將寡的境地,這是打哪來的這麼支如此驍勇善戰的軍隊呢?難道是神兵天將?
話說沒過幾天,又有前哨傳報,說宋軍已東渡黃河,直奔雄關而來。
完顏晟聞說忙問道:“宋軍兵馬多少?所持什麼旗號?”
信使回道:“聽說人馬並不很多,舉的是仍是康王旗號。”
“康王?”完顏晟不自覺重複了一句,思忖道:十幾萬人竟敢張旗北上,直逼我大金邊界,看來此路兵馬絕非孤夫之勇,其後必有大軍為盾,倘他日興師北伐,我大金國就將面臨禍殃。
這時,有金將奏道:“我主莫要憂心,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末將願帶兵包打前陣。”
完顏晟搖了搖頭說道:“此番宋軍氣勢正盛,如此虎狼之師,誰能抵擋?況且,梁王兀朮帶兵去伐契丹,我大金正直勢虧之時,若力戰亦難免國辱。”
“君主,依妄臣之見,為今不宜力抗,只能言和。”
說這話的正是剛剛從中原逃回來的敗將,名叫哈迷蚩。
完顏晟瞅了眼哈迷蚩,皺著眉頭說道:“自金宋交兵以來,兩國言和之舉無數,然每每伐兵皆是我大金所為,若此危機之時,宋豈能信我誠意耳?”
說罷,金主完顏晟嘆了口氣。
“君主不必擔憂,可立即下詔傳梁王兀朮班師,解燃眉之急。”有金將進言道。
“兀朮大軍遠在蒙古,眼下邊塞告急,是遠水難救近火。故為今之計,只有言和才是上上之